北航新闻网7月29日电(通讯员 石岩)7月25日下午,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医工结合交流研讨会,暨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航新主楼会议室举行。朝阳医院童朝晖副院长、马迎民副院长、朝阳医院科研处李锋处长、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施焕中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委员会委员贺蓓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双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杰教授、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浩彦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聂秀红教授、火箭军总医院主任医师张睢扬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解立新教授、空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张波教授、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志博士等一行20余人来我校参观调研,探讨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医工结合、交叉创新以及未来和合作的事宜。我校科研院杨立军教授、医工结合办公室刘岩主任、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王少萍教授、自动化学院蔡茂林教授等1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会议由自动化学院蔡茂林教授主持。

会上,杨立军副院长对童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医工结合交流研讨会,暨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成功。他指出,医工交叉是我校的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呼吸与危重症诊治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寿命,而且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实力强大的科研平台,汇聚了呼吸与危重症诊治领域的国内和国际顶尖专家与企业,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交叉、医工结合的力量,开发出高端的诊疗装备与仪器,共同推动我国呼吸与危重症诊治技术水平的提高。
童朝晖院长介绍了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规划以及已取得研究成果,朝阳医院ICU中心主任曹志新副主任医师介绍了中心的建设情况。我校自动化学院蔡茂林教授介绍了中心未来的研究工作设想,并介绍了其团队在“基于云计算及大数据的慢阻肺精准化呼吸支持治疗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共鸣与认可。
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6月通过北京市科委认定,以北京朝阳医院为依托单位,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本工程中心依托国家呼吸病学重点学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呼吸与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以呼吸支持治疗技术、呼吸内镜诊疗技术、胸膜疾病诊断技术的研发为切入点,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的医工交叉资源,加强研发条件建设和人才团队建设,并进行机制创新,推进呼吸与危重症诊治方面的产学研一体化。
本中心技术委员会由22名本领域知名专家组成,其顾问为钟南山院士,主任委员是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刘又宁教授。另外,技术委员会拥有国外专家2名:德国埃森大学Ulrich Costabel教授(世界知名呼吸病专家,欧洲呼吸病学杂志前主编),美国爱荷华大学Joseph Reinhardt教授(Fellow,AIMBE);国内三家医院呼吸科主任1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施焕中教授)1人。
编辑: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