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师说】罗翔:甘愿始终做一名北航的“学生”

发布时间: 2022-06-25 / 点击数:

编者按: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建校70年来,一代代北航教师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国之大者”,培育了一大批国之栋梁和时代新人,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一个光荣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北航,有这样一位“虚己进德,笃行树人”的教师,他是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教职工铸心党支部书记,一名有2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笃信“大国重器,用心铸之”,留校任教18年,他从懵懂学子成长为教书育人的教授,内心深处的那片赤忱从未改变。在这个有高山仰止的前辈、有德高望重的恩师、有积极进取的同事的校园里,他甘愿始终做一名北航的“学生”,不忘初心、常怀虚心,树立信心、永保恒心,他是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获得者罗翔。

罗翔:甘愿始终做一名北航的“学生”

以课领学 深耕细作

罗翔的研究方向是航空发动机旋转部件的流动和传热。他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旋转盘表面风阻扭矩由动态测量转变为静态测量。近年来,主持完成了纵向、横向科研项目20多个,并参与了多项国内航空发动机重点项目的研究,是国家某重点项目工程支撑团队核心成员。项目压力大时,罗翔时常要忙到深夜,节假日加班也是常事。可是,无论科研工作压力有多大,他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罗翔连续14年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传热学”。每讲一轮,他的教案就会重写一遍。每重写一遍他就会把本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最鲜活的案例以及自己最新的思考注入教案中,再呈现到课堂之上。

罗翔说,“课堂的时间是最有效的,同时也是最有限的,所以非常宝贵。我尽可能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做到以课'领'学。这个’领’不仅仅是指要提纲挈领注重每堂课的有效知识浓度,更是引领,要抓住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罗翔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探索。他借鉴西方管理学上的“双环学习法”理论,定下了“学习四部曲”——回顾答疑、讲授新知、讨论总结、练习反馈。前面三个环节当堂实现,最后一个环节由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完成,每堂课形成一个小的闭环,环环相扣。鼓励学生发言,鼓励充分辩论。努力营造“在问中学、在学中思”的良好学习氛围,着重培养工科学生的“物理直觉”,塑造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精神,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热情。

罗翔(右二)指导学生

罗翔还独创了“课堂时空穿越法”。例如,在给学生讲述历史沿革性比较强的“黑体辐射4个基本定律“时,让学生回到历史的空间里去,站在当时科学家的立场,想办法解决当时的人们所面临的问题,从已知推导未知。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增强了趣味性,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发展的规律,受到了学生极大的欢迎。

针对目前传热学选用的教材行业特色不足的问题,他和教学团队的同事们一起重新审视、精选、重组和更新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将我国大飞机研制、探月工程中的工程传热问题纳入了教学范畴。在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航空航天科研特色,展现了前沿科技和现代工程应用的有效衔接。

这样的尝试还有很多。渐渐地,罗翔把传热学讲出了自己的风格,在学生中受到了广泛好评。2007年,他获得了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北航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在广大学生的支持下,高票当选北航第15届“我爱我师“十佳教师。

罗翔(左四)与学生们开会研讨

罗翔的课堂上经常会有其他院系的同学过来旁听,有些旁听的同学甚至比本院的同学课堂表现还要积极。一名飞行学院的同学听完一学期的课程后,在填报研究生志愿时,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专业,毅然选择了更具有挑战性的工程热物理专业。他说,是罗老师的课点燃了他投身科研、空天报国的热情。如今的他,已经顺利修完了博士学业,正在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更加广阔的学术空间中畅游。

顺时应变 求实拓新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搞科研不能“闷头赶路”,教书育人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不但要求教师要研学并重,时刻保持足够的专业高度和理论深度,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真正放下身段“以人为本”,关注、正视、主动适应学生群体自身特点的变化。“向学生学习,就是向时代学习,向未来学习。”罗翔说。

教育成果的呈现很大程度上是师生合作的结果。新一代的年轻人思维更活跃、行动力更强,更注重自我价值。相应地,想要得到他们心悦诚服的认同也就更难。面对这一情况,罗翔从儒家经典中汲取营养,将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新环境下,摸索出了一套主要针对研究生培养的“启发式、尊重式”教育方法。在确保科研进度的前提下,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在学生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出手”予以帮助。他按照项目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团队,指定博士生担任组长,负责综合管理。还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群策群力、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在学生取得进步时,他总是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罗翔与学生在沙河主楼合影

虽然充分尊重学生,但是在关键问题的把控上,罗翔绝不含糊。他给自己立下“硬规矩”:每周开一次全员例会,检查所有项目进度和实验数据的合理性。绝不允许存在人为错漏,更不允许敷衍塞责、贪图“捷径”。如果发现问题,他会马上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航空航天无小事,培养好学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但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祖国负责。”罗翔说。

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罗翔发现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在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培养的优秀学生刘冬冬更是在学习期间就发表了5篇SCI论文。

在教学手段的创新上,罗翔也一直在尝试。为了方便学生及时获得老师的帮助,他很早就建立了师生网上学习社群。便捷的网络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每天中午和晚上,他都会腾出一段时间专门用于远程答疑,确保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近年来,罗翔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这条“高速公路”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他的学生们越来越多地通过这条通道,主动把思考心得和实践成果反馈给他。前不久一位同学在群中说,他在课堂上听了罗老师对气凝胶导热系数特别小这个特性的介绍以后,把气凝胶用在了赛车轮胎保温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面对这些,罗翔感到由衷的欣慰。

“ 时代的进步赋予了‘教学相长’更多的内涵。学生们的反馈,不但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很有帮助,甚至有些对我的专业研究都有不小的启发。我非常感谢他们。”罗翔如是说。

罗翔与学生们在一起

春风化雨 因材施教

前前后后有8年的时间,罗翔都在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给了罗翔更多的机会靠近学生,从各方面陪伴学生们的成长。罗翔带班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齐头并进,“一个都不能少”;二是注重社会实践,力争为学生走上社会试好水、预好热。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班上有名同学因为对工科学习不适应,又缺乏时间管理观念,第一学期下来就有好几门不及格。罗翔多次找她交流,帮她破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并主动与其家长取得联系,进行家校互动。经过努力,这名学生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

罗翔与学生在三馆楼前合影

在受聘担任冯如学院本科生导师期间,罗翔每月一次用周末时间在沙河校区与大一新生交流谈心。带他们一起喝咖啡、一起做运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倾诉心声、释放情绪。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进入大学后的适应问题,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除了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以外,罗翔还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校是为祖国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工科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我认为是不够合格的。”他说。他连续多年担任热工综合实验动力循环的指导教师,每年指导近50人次完成实验。还多次利用假期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厂实习。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放到生产环节中、工程场景下去体会去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罗翔的用心和努力,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双重认可。2019年,他获得了北航校级“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罗翔在英国访学时留影

铸心向党 立德树人

立德先修身,树人先树己。罗翔是学生时期入党的老党员,迄今已有25年的党龄了。在生活中,他低调平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淡泊名利。他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家平时很少见他高谈阔论,更多的是看到他步履匆匆。

多年来,罗翔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外,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基层党务工作。作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罗翔在党支部活动中也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在着力增强教师支部思想政治引领力的同时,特别重视与学生支部的共建。组织专题研讨会,带领党员师生“重回革命老区、重温入党誓词”,推动“老中青”三代口述院系历史。努力在一点一滴的党建活动中,把北航的光荣传统、红色基因和前辈们艰苦奋斗、钻研创新的精神播撒到当代青年师生党员的心田。

2019年,罗翔与工热系师生赴山东沂蒙进行支部共建

罗翔现在担任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铸心党支部书记。他说:“ ‘铸心’这个名字是我提议的。‘大国重器,用心铸之‘是发动机人的使命。我们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教师,对自己品行的塑造也应该秉承工匠精神,高标准严要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随着两校区调整,罗翔的办公室搬到沙河校区以后,他经常会去主楼前的花园里跑步。跑步是罗翔坚持多年的习惯。他认为跑步和教书育人颇有共通之处,虽然过程难免寂寞艰辛,其中的点滴收获却能让人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本文来源:《在强国铸心中立学树人:北航——中国航发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团队文化与师生事迹汇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