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6门课程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2-10-05

北航新闻网10月5日电(航宣)为不断推进课程建设,支撑高校专业发展建设和实践创新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遴选建设一批体现北京高等教育优势特色、教学成效显著、适用范围广、受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并于近日正式公布了“优质本科课程”名单。我校推荐的6门课程全部获评,其中1门课程获评重点项目。(获评课程详细介绍见文后

据悉,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认定为“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公共课)主讲教师”。

附:获评课程介绍

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

课程:机械工程技术训练B

负责人:钱政

“机械工程技术训练B”课程围绕产品的机械制造展开,融合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和工程伦理的讲解,将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简单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制造的过程和方法。

课程支撑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及多项省部级奖项等。课程2008年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2020年获批北航“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立项,2021年获得北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年获得北航“精品劳育课程”。

课程教学团队共33人,组织架构完善,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实验师10人、技师4人、高级工10人。课程负责人钱政教授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主持或参加教学改革项目1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项,校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2项,校级重点项目等5项。课程在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方面效果良好,对国内同行有积极的辐射示范作用。

2022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一般项目

课程:理论力学

负责人:金硕

“理论力学”是进阶理论物理的第一门高阶课程和进入物理学前沿的必备课程。课程基于牛顿力学-分析力学融合的物理认知俯视整体教学设计,建立“基本理论-拓展专题-开放课题”课内外协同的研究式教学新模式,因材施教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索学科前沿的物理人才。近五年,课程推荐40余名优秀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国赛一等奖、华北赛一等奖、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一等奖等二十余项。2020年获批北航“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立项。

课程拥有科教融通特色教师团队,由3名教授、2名副教授组成,含“四青”人才2人。课程负责人金硕老师带领团队潜心教学,不断优化师生共进的教学方式。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物理学类专业指委会教改项目、北航重点教改项目等多项教改项目,任全国高等学校理论力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力学研究会理事。团队教师获北航立德树人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教学优秀奖一等奖,“范钦珊”一流主讲教师等十余项。相关教学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多项。

课程:航空航天制造工程基础

负责人:从保强

“航空航天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航空航天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课程面向现代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高可靠制造迫切需求,有机融合材料成型、机械加工与先进制造的工艺基础及其共性原理知识点;课程建设对标一流水准,强化对学生“设计-材料-制造-质量”的集成性系统工程思维培养,显著提升传统制造工艺课程的科学性与时代性;课堂教学凝练并导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工艺攻关、大国工匠等思政元素,有效增强学生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而努力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本课程团队为北航“凡舟”课程教学团队,出版了多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航空航天制造工程基础》新版教材获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

课程主讲教师从保强教授主讲多门本研课程,含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1门、研究生精品建设项目课程2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二十余项。以学生为中心,厚植“空天报国”红色基因,在传承课程团队教学基础上积极创新,注重科研优势向教学转化,带头持续推进制造类课程教学改革、平台规划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北航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研究生课程卓越教学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凡舟”奖教金等。

课程:循环系统医学与工程

负责人:李德玉

我校“循环系统医学与工程”课程是在国内首次开设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线的医工融合课程。课程基于人体循环系统和器官,以医工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将解剖、生理、病理、临床和工程等进行深度交叉融合。课程获得教学督导和学生高度评价与认可,课程改革与实践引发生物医学工程同行关注,并有效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本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学生科研项目曾获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二等奖、多项“冯如杯”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奖。

课程教学团队深耕教学,对每轮教学进行回顾总结,不断锤炼教学智慧。课程负责人李德玉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一线工作,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航“凡舟”教育基金、北航校教改重点项目等。

课程:热工基础A1

负责人:林贵平

“热工基础A1”是面向我校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全体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介绍“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基础知识的课程。课程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全面提升,建设基础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航空航天特色突出的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突出航空航天特色,注重科教融通,提升课程“两性一度”。课程讲授过程中重视基础理论与航空航天的结合,将最新科研成果和相关前沿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并结合航空航天实际问题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课程融入开放性和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知识应用能力。课程还构建了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了环境优良的教学实验室。

热工基础教学团队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6人,均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课程负责人林贵平教授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人机工效与环境控制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飞行器环境控制系统虚拟仿真实验”“热工基础”等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负责人,曾获北京市教学名师、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博士指导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课程:汽车构造(线上课程)

负责人:徐国艳

“汽车构造”是我校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汽车领域必备的专业素质教育课程。课程全面进行汽车各子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引导学生用力学、机械学、电子控制等基础知识分析车辆工程专业领域的复杂汽车结构工程问题。

“汽车构造”线上课程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为目标,不仅包括汽车典型结构,更将汽车新技术新结构融入课程教学中,推动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遵循学生知识学习和成长规律,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学习产出理念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将奉献精神、创新思维等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汽车构造”慕课开课以来,累计选课人数已超1.5万。课程面向本校学生开展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了从“认识-分析-原理-设计”的实验教学体系架构,开展项目研究式实验教学,建设了支撑课程实验教学的先进汽车构造实验室。

教学团队主要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研究方向覆盖汽车行业主要热点,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知识结构和年龄梯队合理。多年来指导北航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等获得一等奖等各级奖励十余项。课程负责人徐国艳老师主讲多门本研课程均获学生好评,曾获2022年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一等奖、校教学名师奖、校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等教学表彰,出版教材1本,主持2项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个纵向项目。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09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到北航调研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9
04 月
10
04 月
09
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北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9
04 月
09
04 月
08
04 月
08
北航召开教代会代表双月通报交流会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8
04 月
08
04 月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