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计算机学院: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打造顶尖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高地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4-06-11

编者按: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这些年·我们的学院】系列工作巡礼,以焦点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现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各教学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承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以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凝心铸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计算机学院党委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党中央和学校的决策部署,为凝心聚力促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党委持续打造“育人大先生”的良好生态,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引导教师服务“国之大者”,提高育人和创新能力,先后涌现出全国教学名师、北京市“教书育人先锋”、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模范榜样,汇聚风正帆扬育才造士的先锋力量。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荣获2024年“北京市工人先锋号”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作为全国首批20个“标杆”实验室,率先完成了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致力于突破解决虚拟现实2.0的重大核心科技问题,产出重大原创成果,使我国率先实现从3I虚拟现实1.0到6I虚拟现实2.0的跨越。实验室积极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以及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项目。研发的飞行模拟机、手术模拟器、虚实融合监控、骨肌系统生物力学建模及应用等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入列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020“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等,并推广应用至数百家单位,服务10万余用户,解决了行业和大众应用中的突出问题,产生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2024年,实验室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立德树人,打造学生思想引领“六航”模式

以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着力打造“党建领航、学海导航、创新引航、暖心护航、文体伴航、扬帆远航”学生思想引领“六航”模式,推进“北航计算机文化月”特色品牌建设,积极营造“大思政”活动氛围,引导学生厚植空天报国情怀、矢志民族复兴伟业。学生党支部入选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学生获得北航首届职业规划大赛第一名。学院连续两年举办校园乐队歌手大赛,连续两年获得北航羽毛球团体赛总冠军等荣誉奖励。

全球最大规模的大学生超算竞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总决赛每年有全球300余支高校代表队报名参加,经过预赛选拔出20余支队伍成功晋级总决赛,北航超算队在计算机学院杨海龙教授的带领下,克服学业压力优化赛题,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在总决赛中沉着应对,连续8次在世界超算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应用创新奖。

学院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为抓手,促进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转化。计算机学院是北航“冯如杯”竞赛中,获得最高荣誉“冯如杯”次数最多的学院,在34届竞赛中,20次捧得“冯如杯”,其中2012-2020年,取得竞赛“九连冠”,2024年,打破竞赛总分记录夺冠。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涵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复杂软件、智慧城市等学院科研优势领域,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成效。

改革探索,将国家级平台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学院以虚拟现实两个国家级平台为基地,对培养多学科交叉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因愿施教,激励自驱,培育情怀,长程创新”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机制-环境-体系”三位一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培养了两千余名虚拟现实领域的研究生,为我国这一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模式推广至十余所院校单位,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学院努力打造国家级教学平台,通过多年探索与创新,创立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范式,示范引领国内“系统能力”实验教学改革;通过产教融合,联合研发了希冀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一体化平台,面向全国开放,目前累计开设计算机类课程1000余门,全国累计学习人数约40余万人。2023年7月,顺利通过教育部对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建设成果的检阅和评估。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通过虚拟教研室建设,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学院主持教育部虚拟教研室5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1个,其中有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和1个北京市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典型案例”。

《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由计算机学院郎波教授编著,教材凝聚了郎波教授二十年的Java语言授课及项目开发经验,突破了一般语言类教材以讲解语法机制使用方法为主的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开发复杂Java应用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注重Java语言核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性与系统性突出。本教材曾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第2版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第3版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教材先后被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几百所大学选作教材。

创新进取,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由计算机学院牵头的《国家超级计算基础设施支撑软件系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钱德沛教授作为20年来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首席科学家,领导制订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战略、合理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的技术方案,在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从跟踪到世界领先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向公共安全的大规模监控视频智能处理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

大规模联网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以视频智能处理技术为支撑,充分发挥监控视频的应用效能,对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该项目紧密围绕公安实战应用的挑战问题,提出了全天候全天时视频清晰感知、上下文指导的目标准确识别、多元信息融合的跨时空目标关联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大规模监控视频中“看不清、认不准、关联难”等挑战性问题。相关成果已经在全国公安监控中广泛应用,提升了视频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基于移动位置数据的城市出行信息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依托《基于移动位置数据的城市出行信息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建成国内最大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商业服务能力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70%以上的城际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丰田、日产、宝马、奔驰、大众、东风和上汽等国内外车厂均采用该项目提供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车辆超过200万台,并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通过提供实时交通出行信息,取得信息服务收入超过5亿元,利润超过1亿元,成为互联网时代移动出行服务应用的技术基础。

群英荟萃,院士名师倾心培养国之栋梁

钱德沛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高性能计算系统研究。解决了基于分散、异构、动态资源构建网络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问题,主持研发了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CNGrid;提出了改善众核并行编程的系统性方法,促进了高性能计算的普及应用;长期任高性能计算方向国家重大项目总体组长,主持制定了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确立了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技术方案,实现了高性能计算机的跨越发展。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殿富教授把一生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北航。马殿富教授注重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 国家发展需求、重大工程应用等多要素相结合, 建立了研究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提出并组织实施了以本科生开发“一个 CPU、一个操作系统、一个编译器”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带动和推动了全国100余个计算机专业的系统能力改革工作; 创新提出了计算认知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纸笔推演小规模示意问题”向“程序计算大规模实际问题”转变的教学变革,通过程序计算与理论推演的完美结合回答了“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这一命题。2021年获国家教学名师称号,并受邀参加2022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

(供稿:计算机学院)

(审核:李建欣)

编辑:马文婷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6 月
11
06 月
12
06 月
11
06 月
11
06 月
11
06 月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