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这些年·我们的学院】系列工作巡礼,以焦点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现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各教学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承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以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科研智库新突破
张耀南教授申报的“中华比较哲学文献资料编纂整理与研究”项目和刘后滨教授申报的“《唐六典》疏证项目”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八年来,高研院学科点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140余项,其中国家高端智库重点项目1项,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项(包括国社科重大项目2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9项,其它省部级项目97项,2023年实现我校新闻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零的突破。
学术成果助发展
北航高研院李成智教授致力于航空航天史的研究,出版了多部航空航天发展史系列学术著作,如《阿波罗登月计划全史》(2019)、《中国航天工程创新历程》(2023)等,丰富了国内科技史研究内容,构建了颇具特色的研究框架,形成了自身的话语体系。近八年来,高研院学科点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有相当数量论文发表在《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研究》等各学科顶尖期刊,被SCI、SSCI、CSSCI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收录的论文占到近一半。承担工信部、北京市等上级部门委托智库项目,上报重大问题预研报告或决策咨询报告30余篇,其中5篇获中央领导人批示,多篇被有关内参采纳。
人才引进促发展
刘后滨教授,2024年1月作为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受聘蓝天学者首席教授(二级)岗位,担任高研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获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六典》疏证。刘后滨教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历史学科在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致力于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刘后滨教授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和入选多项人才计划。2004年首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2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14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师),2022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刘后滨教授承担了大量的学科服务和社会服务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院副院长、图书馆馆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曾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为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育并举促成长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男子篮球队连续2年(2022年和2023年),在北航“空天杯”篮球比赛中捧得两校区总冠军。赛场上的队员光芒四射,尽显朝气与蓬勃,将热爱倾注在赛场的每一分钟,耕耘化作繁华,用汗水和拼搏体现了属于高研院独特的赛场凝聚力。篮球赛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带动了全院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文化游学开眼界
“北航知行文科试验班”是学校工科、理科、文科、中外合作等四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重点试验区之一。“文化游学”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系统设计和精心实施的实践教学创新项目,2014年以来,已组织完成六届游学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2016年《光明日报》要闻版“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栏目”以《找回未远去的“文化记忆”》为题,刊发了“知行文科试验班”暑期“文化游学”项目报道。2017年北航“践行经典通识之道 感悟中华文明之美——北航知行文科试验班‘文化游学’实践项目探索”获评教育部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
毕业大戏燃青春
知行文科试验班是北航最早设立的四个校级人才培养试验班之一,是全校唯一人文社科类试验班。高研院文实班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将“毕业大戏”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及文学艺术审美等素养的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自2012年以来,文实班对《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等十余部戏剧进行自编、自导、自演,将西方经典以赞美和阐释中华文化的方式改编,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的当代构建,广获好评。
(供稿: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审核:于金龙)
编辑:马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