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学业成绩优异,科研成果斐然,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擂主金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一作发表国家发明专利,“沈元奖章”获得者……荣誉铺满她们的来时路,在科研之路上勠力前行,为“健康中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梦想点亮她们的未来。她们是来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学院路13公寓419宿舍的江雪忆、乔伟、曾安琪。
![](/__local/F/A9/48/7B91BC4A4AD3A9C4B9AF218152D_D64E5B9B_B9BC6.png)
医路逐梦,各显英姿
江雪忆、乔伟、曾安琪都来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2021级工科试验班类(医工交叉试验班)。她们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宿舍成员综测成绩均位于专业前列,乔伟更是取得专业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成绩的背后,是她们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与坚持。江雪忆和曾安琪分别保送至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机械专业。乔伟保送至协和医学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全球仅招收35人),结合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理工科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成长为具有理工科背景,既懂科研、又懂临床的新型临床医生。
![](/__local/C/8A/A7/77C83BF8B8DE0BB6C7A9BE2A2C2_94FE03EE_7D59B.png)
科研创新,共攀高峰
科研,既是她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平台,也是她们展现才华的舞台。她们积极投身科研实践,参与到“人工心脏瓣膜血栓及溶血风险体外近生理评测方法”“光声探脉——基于全光学的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等科研项目中。这些项目不仅让她们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__local/E/BD/1E/C1A8021FFCEE097A62FAD2F96CF_7ACA0A01_AE599.png)
三人参加生医工竞赛的合影
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擂主金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以学生一作发表国家发明专利、“冯如杯”主赛道制作组一等奖……她们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本科阶段丰富的创新经历不仅为她们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基础,更树立了她们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科研底气。
![](/__local/A/46/98/2129C55B2297161EF0024EF6EF0_BD0A247B_866EE.png)
谈及未来,419宿舍的姑娘们共同提到的期待是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
——乔伟将目光聚焦于心血管领域,立志成为一名心血管领域的领军人物;
——曾安琪希望深耕医疗器械领域,通过实践学习医疗器械的设计、开发和测试流程,为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江雪忆对医学影像分析充满热情,她心中怀揣着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升诊断准确性的理想。
为“健康中国”发展贡献力量,是她们的梦想,也是她们的承诺。
志趣相投,一同成长
走进419宿舍,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小世界。微风拂动的捕梦网、精致优雅的干花、可爱有趣的摆件……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宿舍成员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她们一同观看舞团演出、参加音乐会,在艺术的熏陶中放松身心,提升审美情趣。
![](/__local/3/6F/06/42B4B6F19CA5644224C216EFA62_02E224D3_6C612.png)
对于江雪忆、乔伟、曾安琪来说,宿舍不仅是她们休息的地方,更是她们生活与成长的温馨小窝。在这里,她们分享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彼此鼓励、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时光。这样的宿舍氛围,让她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温暖。
![](/__local/3/07/83/D8857A8D0D7648BDB402233D65B_FE429687_656E3.png)
她们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教育,宿舍三人志愿服务时长总计超1000小时,在北航“随爱行”暑期支教活动、“彩虹明天公益星星点灯”项目、“筑梦新野”乡村振兴实践等志愿活动中都曾出现过她们的身影。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仅将知识和关爱带给了孩子们,更在奉献中收获了成长和快乐。
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这就是学院路13公寓419宿舍,一个充满理想与志气的团队,一个洋溢温馨与快乐的“小家”,用青春和梦想筑就健康中国的美好未来!
(素材来源: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采写:冯浩)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