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5月20日电(航宣)5月18日,北航举行第三十五届“ 冯如杯”竞赛评审展示暨高中生科技探索开放日活动。本次展览以学院为单位展出优秀参赛作品实物,并设置专项赛展区、“启航导师”项目展区、北航国新院展区、实验学校展区,集中展现学生高水平创新能力与学校服务大中衔接协同育人的工作成效。校长王云鹏、副校长邓怡参观了展览。
王云鹏一行步入各学院展区,观摩科创项目成果,并与参与项目展示的师生交谈,认真听取汇报和介绍。在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展区,王云鹏听取了参赛学生许家铜关于飞行汽车项目的介绍。他勉励同学们,要继续发挥在飞行器构型设计方面的优势,同时进一步加强跨专业协同,与工业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同学深入交流,在多学科交叉中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他指出,空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多元融合和系统思维,希望同学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拓展视野、打破壁垒,携手共绘未来交通的宏伟蓝图。

在沈元学院承办的卓越工程师创新挑战赛与项目制(本博贯通培养)创新挑战赛展区,王云鹏听取了未来空天技术学院2023级本科生焦国璋关于跨域自倾转垂直起降平台项目的介绍。他高度肯定了参赛项目的创新性与前沿性,并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本博贯通专项赛这一平台,在创新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不断将工程实践成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云鹏指出,本博贯通与卓越工程师创新挑战赛要办出特色,聚焦卓越工程师培养评价方式转变,建立科创竞赛获奖与学位申请创新成果认定的衔接机制。
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启航导师”项目展区,王云鹏听取了北京第十一中学同学们关于高速通信超快信号产生和探测装置的介绍。他强调,要持续扩大中学生科创教育辐射面,让更多青少年早接触、真参与科研实践。可探索“强基计划”与中学科创成果的衔接机制,为具有创新潜质的苗子开辟专项培养通道。

据悉,“启航导师”项目先期选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5所试点学院,联动全国重点中学与优质生源基地校,定期组织校内师生、学生科创团队走进中学,以科普讲座、参观访学、项目实践等形式带动中学生融入北航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大中一体化衔接。



现场,各参展学院师生代表详细地介绍着科研项目与创新成果,各展区亮点纷呈、独具匠心,这些项目既是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冯如杯“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理念的生动诠释。





本届“冯如杯”竞赛于3月27日启动报名,两地三校园共有参赛项目4433项,较上一届增长5.4%,其中主赛道1682项、创意赛道2572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08项、产业赛道43项、国际赛道28项。竞赛参赛人次达到9414人,共有指导教师2604名,分别较上一届增长9.2%与26.0%,竞赛规模再提升。



在展览展示活动同时,竞赛举行了主赛道制作组现场答辩。经过网络评审与学院推荐,共计380项作品入围现场答辩,其中本科生组316项、研究生组64项。经过分组公开评审,共有50项作品入围一等奖答辩,同时评出二等奖80项、三等奖132项。主赛道制作组一等奖答辩将于5月24日在学院路校区晨兴音乐厅举行。


青春立志,科创报国。学校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工作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拔尖人才纳入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培育支持高水平学生科创团队,构建北航-中学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激发北航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鼓励学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术发展前沿持续开展创新创业,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在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的绚丽之花。

(素材来源:校团委)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