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宫一号”公众开放日侧记:种下一颗种子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18-04-24

“月宫一号”公众开放日侧记:种下一颗种子

刘毅然

“这真的是最后一个问题啦!”

“非常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后面还有其他等候入场参观的公众,提问就到这里”。

22日下午,“月宫一号”公众开放日尾声,几乎在每场参观的最后都会发生这样的对话,公众们参观的热情、提问的积极性,丝毫没有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为期两天共16场近600人次的参观活动,随着“月宫一号”大门的缓缓关闭,圆满结束。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三个“中国航天日”,我航“月宫一号”实验基地首次向公众开放参观。

刘红教授为现场观众讲解月宫一号模型 摄影/宋超

“月宫一号”是中国首个、世界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它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该项技术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在深空探测领域,也能为极地、沙漠等极端恶劣环境下人类生存提供有力保障。

每场45分钟的参观包括观看介绍视频、讲解舱体模型、观察两舱作物、解答观众提问等环节组成。观众们提问有思考、有深度,工作人员解答够风趣、够专业。

常有观众问道:“在‘月宫一号’里居住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月宫一号’就像是个世外桃源,我们带着现代的科学技术穿越回了古代”,工作人员幽默地答到。

笔者注意到,参加开放日活动的观众中,年龄跨度大,职业分布广。他们认真地听着,仔细地记录着;他们思考深入,提问独到;他们心情激动,满眼自豪……

植物舱前围满了观众与记者 摄影/宋超

这位小朋友从河南坐了一夜火车来到北京,只为亲眼看一次月宫 摄影/宋超

他们中既有青涩的小记者,也有满鬓霜花的老者;既有北京高校读植物专业的学生,也有兄弟院校搞地球物理的老师;既有刚刚毕业离校的莘莘学子,也有58级毕业留校的年长校友;既有甜蜜幸福的年轻情侣,也有温暖和谐的三口之家;既有在航天科工上班的工程师,也有在医院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但更多的是孩子,是一群眼中充满着好奇,脸上洋溢着笑容,身上发着光的孩子们,愿这次活动能在他们心间种下一粒“航天精神”的种子,陪伴他们成长,成才,成为国之栋梁!

编辑:孙也程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8 月
08
08 月
08
08 月
08
08 月
06
08 月
02
08 月
01
07 月
31
北航举办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