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价值共鸣 科普与乡村同行——北航科普教育实践队耕读大水之旅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3-03-28

北航新闻网3月28日电(通讯员 汤广玉/文 梁利敏 魏迪 代春全 韦乾胜 周钰清 李显峻 李佳 马公睿/摄影)为深入认识乡村,融入乡村,以科普教育助力乡村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在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张海英教授的倡议和指导下,成立了科普教育实践队,于2023年2月14日至20日前往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jpg

实践队来到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的第一天,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张海英以她在乡村建立的远山泊书院为平台,基于对乡村问题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乡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为题为同学们做了一次深入浅出的讲座。她结合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娓娓道来,使实践队员们对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与大水泊镇党委政府宣传口负责人邢丽云和大水泊镇的中学——天福山中学的校长座谈中,实践队员们从基层政府现有的教育政策层面和乡村中学一线教学管理层面了解到乡村教育资源的缺口和对更多高校大学生关注乡村教育、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乡村教育的期待。通过讲座与交流,同学们意识到,应当重新省思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从更大的格局中思考自身的社会价值与担当。

3.jpg

与岐阳村村民展开交流与互动是这次社会实践的重要板块。2月21日,实践队在张海英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大水泊镇岐阳村学习和体验乡土文化。热情好客的岐阳村村民汇聚在村委会小广场,耐心地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敲大鼓,耍毛驴、抬花轿、走旱船,扭秧歌。很快队员们就与村民们融成一片,切身感受到村民的质朴与热情,体验到乡土文化的热烈与豪爽。在岐阳村,实践队还对村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了解到在老龄化十分严重的乡村,很多村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获取信息的路径、方法与渠道主要是广播大喇叭、电视、宣传栏。为了把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娱乐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他们,充分发挥广播大喇叭、电视、宣传栏的作用,积极开展村民文化教育活动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在乡村传播科学知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在岐阳村,实践队员们轻抚石块堆砌的建筑,踏步绿意朦胧的沃土,既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也对村民最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状态有了切身的感受。同时也见证了为乡村建设付出努力的艰辛与成就。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文登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了使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人社局负责人为实践队同学们的参观访学做了十分周到细致的安排,使同学们有机会走访了多个在地先进企业和村落,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细致的讲解与说明。队员们深深感受到了文登区政府对年轻学子的人文关爱和对人才的殷殷期待。通过参观访学,队员们看到文登区政府通过政策支撑,文化引领,科技赋能推进产业发展的力度,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快速发展和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在区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年轻一代应有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2月17日,荣成市永怀教育研究院为实践队的队员们安排了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队员们沿着郭永怀这位国之脊梁的人生征途,感悟“两弹一星”精神,探寻民族复兴的精魂与脚步。跟随着讲解员老师生动的讲解,实践队成员依次走过八个展厅。透过一件件还原的展品、一段段鲜活的故事和一组组动人的剪影,队员们看到了一个勤奋严谨、平易近人、无私奉献的郭永怀。在影像中感悟、体会“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的理想与信念。参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实践队员们对“永怀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真切地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为了检验两年来的学习成果,实践队的同学们精心准备了科普教育课程。在文登区人社局相关领导、大水泊镇党委政府相关领导和文登区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张海英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带领下,北航科普教育实践队前往文登区和在地村镇中小学开展了科普课程教学活动。这是一次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尝试和探索。在课堂上,队员们看到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中小学生们进行了一次次积极良好的互动。所到之处,实践队的科普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与欢迎。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小学,孩子们热情高涨,下课铃声响起,仍意犹未尽,不愿离开,甚至围着实践队员索要签名,兴高采烈地和这群大哥哥大姐姐们畅谈未来。

本次科普教育活动在全区11所学校共计授课16次,累计授课人数达550余人。科普课程的讲授受到文登区中小学广泛关注与好评。在教学实践中,队员们既检验了自己的所学所用,也对科普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乡村对人才的渴望中,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中,实践队员们在服务社会中,感受到眼界在拓宽,精神在升华,第一次领略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的欣慰与振奋,并化为自己人生中新的力量。

“大水,是一片热土,在这里,能够寻找乡村的价值,发现乡村的价值,创造乡村的价值。大水,是一个舞台,在这里,能够承载人的价值,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当人的价值与乡村的价值产生共鸣,形成共振,就会生成灵动的韵律,成就充满生机的乡村振兴希望之歌。”张海英教授的这段话打动着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通过在乡村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通过零距离地接触乡村,感受乡村,服务乡村,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涵义。

1.jpg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张海英教授的悉心指导和文登区人社局领导、大水泊镇党委政府、当地中小学校、岐阳村委会的大力支持。队员们通过参观、走访、交流、调研、授课,为如何提升乡村科学素养调查采集了有价值的数据,获得了真实的一手资料,为继续开展乡村科普教育,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践队全体成员在服务社会需要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更坚定了吾辈青年始终与社会同在、与家国同在,与理想同在的信念。更深感乡村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乡村。吾辈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理想与知识共创美好未来,用才华与智慧服务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30327003018.jpg

(审核:王琪全)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