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3月10日电(通讯员 任凯乐 刘婧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鼓励学生走进航空航天企业一线,促进高校工程硕博士培养与企业工程实践充分结合,沈元学院“卓越远航”实践队由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立,于1月14日至17日赴贵州省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探寻红色圣地遵义,深入调研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培企业,传承红色基因,拓展校企协同培养资源。
重温遵义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
1月16日,正值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实践队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先后参观会议旧址、陈列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结运用遵义会议历史经验的重要论述,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激励实践队队员立志成为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的红色工程师。

领悟三线精神 校企共话工程硕博士培养
为了解联培企业历史、技术优势及产业布局,搭建校企共商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平台,实践队先后前往贵阳市、遵义市联培企业开展调研参观。
1月14日,实践队前往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开展调研,航天测试工程师为队员们全方位介绍了所内计量测试关键仪器、电磁兼容性设备及其主要原理。企业导师、在企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与挑战,实践队向企业代表介绍了工程硕博士培养的“北航方案”。在提问交流环节,双方就企业文化、三线精神、企业攻坚项目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并在校企双方培养模式优化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
1月15日,实践队赴贵阳所开展调研参观,贵阳所技术人员讲述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的试验和测试环节的相关设备和试验原理。贵阳所企业员工代表、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企学生和实践队队员们开展座谈交流,带队辅导员赵雨晨汇报了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校企党建工作站建设情况,企业对校企合力齐抓党建育人工作表达了高度重视,期待与学院就具体方案展开进一步的交流。在优秀校友、企业工程师骨干成长道路访谈环节中,企业代表提到,需要进一步加速科研成果到产业产品的转化,并就促进工程硕博士校企导师深层次交流机制平台提出建议。

1月16日,实践队前往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企业员工代表向队员们介绍了公司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主要电源产品、人才培养体系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实践队队员就企业科研攻关方向、工程硕博士生源选拔等方面话题同企业代表展开细致交流。座谈会后,实践队队员在企业员工带领下参观了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厅,了解实验室研究方向及重点任务、实验室获批建设以来工作成效及代表产品。
1月17日,实践队赴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参观。队员们先后走进公司展厅及触件车间,在企业工程师带领下,了解航天器的核心部件——麻花针、毛纽扣的生产原理。随后,企业代表介绍了企业产业布局、现有技术瓶颈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实践队介绍了北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生源选拔政策及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就学生入企思想观念转化、学生毕业标准等工程硕博士在实际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新时代贵州 感受高质量发展
1月14日,实践队前往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进行调研,先后参观了五个主题展区,了解贵州大数据产业顶层设计及发展历程,聆听大数据发展及应用的“贵州智慧”和“贵州方案”;重温东数西算,FAST球面射电望远镜等重点工程项目,了解贵州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情况,领悟其中蕴含着的敢为人先、不断进取、协同合作的工程师精神。
1月15日,实践队走进贵州省博物馆,重温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了解贵州重大事件、重大成就和重点人物,沉浸式领略贵州大地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在此次“卓越远航”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领略贵州科技创新与历史文化,感受高质量发展,深入企业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明晰工程硕博士培养方向,厚植爱国情怀。未来,沈元学院将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实践品牌,为校企协同培养提供建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大思政课”。
(审核:刘科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