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5月27日电(通讯员 曲韵 刘雷轶男)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5月21日,物理学院核物理博士党支部与应用物理系博士党支部联合赴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开展“抗战精神,传承有我”主题党日活动。活动旨在通过追寻红色足迹,传承抗战精神,引导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科技报国使命。
活动伊始,支部党员参观了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该纪念馆翔实记录了抗战时期北平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历程,展现了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伪军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通过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文字资料,党员同志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精神。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支部成员重点了解在抗战时期发挥重要组织作用的地下党组织网络构建过程,深刻体会到党的群众路线在战火纷飞中的巨大历史意义。

随后,支部党员沿着昔日抗战路线前往英雄广场。在庄严肃穆的英雄广场上,全体党员整齐列队,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致敬。党员们进一步了解这片土地上曾发生的抗战事迹——无数革命先烈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持战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这些感人事迹让在场的每一位党员都深受触动。

活动最后,支部党员一行来到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平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所在地。通过讲解员生动详实的讲述,大家了解到昌延联合县政府在抗战时期为配合冀热察挺进军战略部署、团结地方群众、支援前线斗争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这片凝结着热血与信仰的红色土地上,全体党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肃立,由应用物理系博士党支部书记刘雷轶男领誓,重温入党誓词。一句句铿锵誓言,激荡着每一位党员的心灵;一声声庄严承诺,凝聚起忠诚与担当的力量。

八十载春秋更迭,山河虽已无恙,但历史的回响从未远去。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主动学习抗战历史,从先辈们“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中汲取信仰力量。活动结束后,支部党员一致表示要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科技报国使命,深刻领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进一步增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为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审核:王菲)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