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名家讲坛开讲 “跨文化研究理论与个体思想的闭合”为首场讲座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0-06-28

北航新闻网6月28日电(通讯员 孙天琦 刘威)6月22日下午,我校外语名家讲坛准时开讲。首场讲座以“跨文化研究理论与个体思想的闭合”为题,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曲卫国教授主讲,北航外国语学院院长卫乃兴教授主持。共有4500余名听众通过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曲卫国教授讨论了跨文化研究与个体思想的关系,指出文艺复兴所解放的个性在跨文化研究中又重新被套上了枷锁,因为跨文化研究分析思想的基础是文化框架而不是个体思路;跨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是确立文化差异,因此文化理解是对差异的认识与理解;跨文化研究的主旨是认同问题,在后殖民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文化阵营的对立,而文化形态和内容与族裔并没有天然的关系。曲卫国讲到,个体在认识成长的过程中,实质是在文化中成长。特定的文化给了我们特定的认知框架,我们的认知也因此套路化。而个体思想如果想要有所突破,则必须打破本文化的套路,突破自身文化的局限。他以皮嘉佑的作品《醒世歌》以及马建忠在法国留学的经历为例,指出跨文化交流在突破文化局限性中的重要性。接着,曲卫国从Said的东方主义视角入手,介绍了后殖民理论的思想闭合走向。曲卫国举了几本介绍中国文化的书作为例子,他认为跨文化研究强调文化差异的结果便是个体思想的闭合,在有意无意强调特色的过程中将本土文化“另类化”。

在内容展示部分,曲卫国讨论了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个体思想闭合的影响。他以人类学家Edward Hall的高低接触文化理论为例,指出尽管中国文化依赖于高接触,但在中国文化中依然可以找到低接触现象的例子;Kaplan的直线思维与绕圈思维的假设也是如此;而在Ting-Toomey和Ge Gao合作撰写的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 with the Chinese中,同样是将现象视作了原理。尽管这些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框架,但让我们仅仅停留在了跨文化差异的表层差异中。曲卫国在此强调了对于“特色研究”的追求往往会使研究另类化。

在交流环节中,卫乃兴教授与曲卫国教授就近代化进程展开了讨论。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文化概念是一种社会历史概念:人类通过特定的生活环境产生某种共同需求,形成普世价值观。曲卫国以隐私观为例,指出近代化的假设有可能是一种出于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假设。

在提问环节中,很多师生都踊跃与曲卫国进行交流。有聆听讲座的老师提问了英国人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曲卫国以英国人请吃饭为例,指出英国礼貌的很多意识发生是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构成有关。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很多社会文化进程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在与英国作跨文化交际比较时,不同代际会产生不同结果。一位同学向曲卫国提问,从学生角度该如何使用西方视角分析中国文化。曲卫国认为,研究框架应不受理论与主义的限制,选用合适的理论即可。卫乃兴认为社会科学理论往往是由学者建构起的概念,因此使用何种路径进行研究确实会对学生们产生困惑。

此次讲座是为期一周的外语名家讲坛的第一讲。本次论坛由外国语学院主办,邀请到外语界众多知名学者教授为广大校内外师生带来高水平学术讲座,在疫情期间提供优质线上学术资源,践行高校办学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审核:马树微)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09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到北航调研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9
04 月
10
04 月
09
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北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9
04 月
09
04 月
08
04 月
08
北航召开教代会代表双月通报交流会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8
04 月
08
04 月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