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专项试点工程博士开学典礼举行

发布时间: 2025-09-10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9月10日电(通讯员 黄万超)9月5日下午,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年专项试点工程博士开学典礼在沙河校区主楼A413举行。高等理工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交通学院、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等出席仪式。10名来自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和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2025级工程博士新生共同参与。典礼由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祖博主持。

高等理工学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曹庆华代表学校向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与祝贺。他指出,工程博士专项试点是国家“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三年一万”博士专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推动有组织科研与有组织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重大举措。学校为此专项精心制定了培养方案与机制,旨在通过强化校企协同,培育一批理论扎实、技术领先、具备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构建“科研—人才—产业”深度融通的新生态。

交通学院党委书记杨世春从学院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研布局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学院在工程博士培养方面的基础、特色与优势,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融入“新身份”,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毅力,融汇工程经验与学术训练,迅速适应学术环境;二是共攀“新高峰”,怀“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志向,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科研、力争真突破;三是树立“新范式”,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锐气,探索“产业需求—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

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于海洋结合自身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经验,勉励新生平衡工作与学业、坚守工程报国初心。他表示:“带着一线实践的积累选择北航,这份执着正是工程博士领军者应有的底色。”未来,学院导师团队会发挥智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领域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优势,与新生大家成为同行者,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廉畅分享了从产业一线重返校园的初心。他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推动行业持续创新必须回归理论源头汲取力量。他倡议同学们把握在北航的学习机会,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在博士研究中打通理论与产品创新的关节,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杨浪表示,专项试点班充分融合了交通学院“空地一体、车路协同”的学科前沿布局,以及合作企业在智慧城市算法、智慧交通、新能源与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车路云一体协同创新提供了新高地。他呼吁同学们将工程经验转化为学术资源,以课堂所学反哺产业实践,努力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的技术转化者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催化剂。

交通学院院长杜博文在总结中从行业技术融合、科研模式转型与学院培养保障三个方面,阐述了工程博士培养的核心思路。他勉励新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将实践问题提炼为科学问题,转化为工程能力;既要对标学术博士标准做实研究,也要深化资源整合推动产学研协同。他向新生提出三点期望:平衡双重角色,实现学业与工作互促;践行知行合一,以实际成果检验学习成效;心系国之大者,立足“交通强国”战略需求,在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勇担使命。

据悉,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承担“三年一万”博士专项任务的学院之一。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夯实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共同体,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范式,为我国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审核:杨世春)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