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9月20日电(通讯员 宫立媛 楼丝迪/文 楼丝迪/摄影)近期,由教务部、研究生院、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AI赋能专题教师教学业务培训提高班开展了3场“AI赋能教学应用主流工具使用”模块的培训。

9月5日,北京大学陈江教授受邀作了题为“实用AI教学技能”的专题讲座。讲座中,陈江围绕AI大模型在教学场景的实用价值展开,从五个方面进行讲解与演示。在直接应用AI方面,他演示无线投屏、主观题接龙、AI+分组讨论等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间接应用AI方面,他重点围绕教师常用的Office软件展开,同时分享纸质文档电子化转换、思维导图智能生成及高品质PPT制作方法。此外,陈江还针对多媒体教学需求,讲解图像编辑生成的优化技巧,演示“图生视频”的操作流程等,并展示数字人在教学场景的应用潜力。讲座尾声,陈江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持续学习AI技术,更关键的是将AI工具与自身教学优势深度融合。”

9月17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尚俊杰教授带来主题讲座“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变革:价值、影响及未来发展”。在讲座中,尚俊杰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及影响引入,与在场教师共同探讨AI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以及价值。他在辨析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态度后,提出“未来的教育要培养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进一步阐述道,AI并非是要取代教师的角色,而是作为强大的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更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让教育回归本质。随后,他用生动的案例展示了AI在教育、艺术、医疗、交通等方向对科学研究的助力成果,寄语各学科善用AI突破科研效率瓶颈,进行颠覆性科研范式创新。

同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博雅博士后刘誉带来两场实操工作坊。在“Al for Science & Research工作坊”中,刘誉借助秘塔AI、玻尔、Research Rabbits、Consensus等AI功能,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I辅助文献检索与阅读、数据分析和成果整理。并带领现场老师逐步操作,熟悉AI工具的使用流程。在“AI智能体应用与搭建工作坊”中,刘誉由浅入深地带领与会教师亲自体验了豆包、扣子等平台智能体基本的功能,以及创建新智能体的技巧和步骤。随后,她从教学的角度,引导与会教师创建并发布自己的智能助教,并通过知识库、工作流配置的灵活运用,制作自己的“智力分身”。

本期教学提高班于8月26日正式开班,目前“AI赋能教学应用主流工具使用”及“AI赋能教学应用典型案例及实操”两大模块培训已完成,后续还将组织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审核:李红捷)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