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月宫365”实验再换班舱内驻200天创世界纪录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18-01-26

海外网2018年1月26日报道:“月宫365”实验再换班舱内驻200天创世界纪录

1月26日上午,室外寒风凛冽,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却人头攒动、气氛火热。在这里,“月宫365”实验举行第二次换班仪式。自去年7月9日第一次换班以来,二组4名志愿者刘光辉、伊志豪、褚正佩、王伟已在“月宫一号”实验舱中连续驻留了200天。

这次的实验打破了此前由俄罗斯科研人员创造的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连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月宫一号”的系统闭合度与运行时间也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经过三年的升级和发展,我们构建了多样性更高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为此,设舱内实验志愿者8名,分2组,第2组的代谢水平比第1组大,设置成了3个班次。

200个日出日落里,生命长河中似乎微不足道,但对月宫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舱内的四名志愿者同心协力,坚持不懈,互帮互助,携手度过了200个难忘的日夜。其中,有付出,也有收获。付出的是智慧与汗水,收获的是作为月宫人的骄傲。

在换班仪式上,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报告实验进展情况。她指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而“月宫一号”是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综合实验装置,此次实验的目的就是明晰在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合变换、超高负荷冲击、遭遇故障等情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鲁棒性,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我们建立的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调控技术,并建立该生物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体系。同时开展在幽闭环境中绿色植物与光协同调控乘员情绪和心理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等。自实验开始的260天以来,“月宫一号”总体运行情况稳定,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舱内各种蔬菜粮食作物生长良好,二组四名志愿者各项生理指标记录准确。同时,她勉励团队成员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发扬月宫“六有”精神(有梦想、有热情、有豪情、有干劲、有勇气、有担当),坚守岗位,不辱使命,为实现“月宫365”实验的圆满完成而不懈奋斗。

二组志愿者代表、“月宫一号”舰长刘光辉在换班仪式现场连线环节向记者介绍,舱内的200天生活很有挑战性,受益匪浅,勉励1组志愿者坚定信念,为实验画上圆满的句号。

此前曾完成第一阶段为期60天实验的1组志愿者刘慧、刘佃磊、胡静斐、高寒在国旗下宣誓,并在现场全体人员的共同祝福下再次进入实验舱内,将完成第三阶段为期105天的实验。二组志愿者将与一组志愿者进行工作交接,随后于当日16时至18时出舱并接受医学观察。

按照实验规划,在为期105天的第三阶段实验中,志愿者除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针对各种突发故障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测试“月宫一号”的耐冲击性,深挖其发展潜力。

此外,刘红教授透露,此次“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获得的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据悉,“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在这项技术应用到空间探索前必须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实验,并通过实验发展系统稳定运行调控技术。

2013年10月,刘红教授团队研制出地基综合试验验证系统“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成功完成了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成功建立。

“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将于2018年5月10日结束,成为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实验进展被海内外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引起全球关注。2017年12月18日,世界顶尖科学杂志之一的英国《自然》杂志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7年最佳科学图片,“月宫一号”入选。(文/刘筱 供图/王宇辰、李济辰、史越)

编辑:孙也程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10
04 月
09
04 月
07
04 月
07
04 月
07
04 月
02
04 月
02
现代教育报:协手同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2
04 月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