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航“月宫一号”实验舱对公众开放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18-04-22

中国青年网2018年4月22日报道:

北航“月宫一号”实验舱对公众开放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2日电(见习记者 王晓芸 实习记者 石倩颖)4月21日至22日,为迎接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在“月宫365”实验还有不到30天即将完成之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月宫一号”科普基地。两天共开展16场开放活动,接待观众近600人。

“月宫一号”实验室内实验人员正在工作。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石倩颖 摄

据介绍,“月宫一号”是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更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四生物链环系统。自发布参观预约通知后,“月宫一号”共收到700多封预约邮件,约3000人次的有效报名。这些邮件来自海内外,不仅遍及全国10个省份,还有海外留学的校友发来的预约。根据“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接待观众承载能力,最终确定近600人分批参与活动,其中最大年龄的参观者是一位75岁的北航老校友,最小的参观者为10岁的小学生。除了有兄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公司等组团来参观,还有以家庭、班级为单位的参观团。

观众参观“月宫一号”模型。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石倩颖 摄

记者在开放日活动现场看到,观众依序入场,通过观看“月宫一号”宣传视频、聆听参考模型讲解、观看正在进行“月宫365”实验的舱内志愿者活动情况、与讲解人员交流等,了解“月宫一号”作为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以及太空生存与太空生命保障最新知识。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月宫一号”向公众开放参观,将太空生存与太空生命保障的最新知识向公众科普,希望公众可以了解到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希望寻求技术合作,通过合作使我国的深空探测以及生命保障技术可以做得更好。

据悉,“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在这项技术应用到空间探索前必须进行地面演示验证实验,并通过实验发展系统稳定运行调控技术。2013年10月,刘红教授团队研制出地基综合试验验证系统“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成功完成了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试验,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成功建立。

目前正在进行的“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预计于2018年5月15日结束,成为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实现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月宫365”实验结束后,将积极争取我国月球/火星探测器的搭载机会和资源,在月面/火星表面开展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试验,通过与地面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获得地面大型系统模拟结果的矫正参数,为未来将地面大型有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研究获得的设计运行参数应用于月球/火星奠定基础。

编辑:崔奕凡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11
04 月
10
04 月
09
04 月
07
04 月
07
04 月
07
04 月
02
04 月
02
现代教育报:协手同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