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5月15日,北京卫视《特别关注》栏目以《370天世界最长“月宫”实验圆满成功 月宫勇士今出舱》(记者 王晓军 孙强华)为题报道了我校“月宫365”实验志愿者出舱仪式。
370天世界最长“月宫”实验圆满成功 月宫勇士今出舱
【解说】今天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神秘的“月宫一号”舱门再次打开,当四位志愿者拿着亲手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和草莓微笑着现身,四位院士共同为他们开门,大厅里响起雷鸣掌声。

【解说】四位院士分别是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而志愿者迈出舱门的一小步也是“月宫一号”的一大步,这标志着为期370天的“月宫365”实验正式结束,由此创下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密闭生存实验记录。

【同期】“月宫365”实验 志愿者: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收获满满,我们收获了丰富的第一手科研数据和经验还收获了丰富的生活技能。

【解说】据了解,“月宫365”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至2018年5月15日出舱,实验志愿者共8名,分两组,设置三班。本次出舱时间比原来延迟五天,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观察志愿者的心理状态。

【同期】“月宫一号”总设计师 刘红教授:我们这次实验,就是相当于两次换班,分了三个班次两组人,就是要研究我们构建了一个生物系统如何来支撑不同的代谢水平的乘员组。

编辑:崔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