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骨骼机器人让残疾运动员行走传递火炬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2-03-09

《北京考试报》2022年3月9日第1615期报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骨骼机器人让残疾运动员行走传递火炬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卉) 3月4日上午,下肢截瘫的“90后”女孩杨淑亭通过外骨骼机器人行走的方式顺利完成圣火传递。这个机器人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技力量。

3月2日下午,在天坛公园祈年殿,9处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仪式上,点燃火种台的9位代表中,曾经打破“机器人行走马拉松世界纪录”的邵海鹏,穿戴着外骨骼机器人缓缓走到台上,引起广泛关注。

两名残疾人选手穿的骨骼康复机器人均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研制。他们借助该助行设备实现站立行走、传递火炬的梦想。这两个设备由北航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外骨骼实验室主任、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帅梅率团队研发,名为“大艾机器人”。该设备依托多关节协调控制中心,突破智能生物感知与仿生步行、人机融合多模式混合控制等关键环节,辅助选手步行。

“AI外骨骼机器人能感知到人行走快慢等主观意愿,实现机器人辅助与人体行为(包括上下楼梯、上下坡等复杂动作)的自适应。”帅梅介绍,AI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增强肌肉的剩余力量,激活患者潜力,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好。“通过大量地接触患者、取证和临床试验,精准控制产品的体积、重量,不停研究新步态、新方法,我们花了很大精力,终于研制出更多系列安全、可靠的机器人产品。”帅梅说。

据了解,早在2018年,邵海鹏就曾穿戴这一骨骼康复机器人用时9天,行走了42.22公里,超过全程马拉松历程,创造了该项目世界纪录。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10
04 月
09
04 月
07
04 月
07
04 月
07
04 月
02
04 月
02
现代教育报:协手同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4-02
04 月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