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共青团:一颗名为教育的种子,在新疆开了花

发布时间: 2025-09-12 / 点击数:

新疆共青团2025年9月10日报道:

一颗名为教育的种子,在新疆开了花

让综合成绩在全市63所小学中排名倒数第二的小学,提升50个名次,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是3年。

❤一颗守护心:打开孩子的封闭心墙

2022年8月,一群从祖国天南海北刚毕业的“娃娃”提着行李箱出发了。从柏油马路到沙漠再到雪山,从平原到盆地再到高原,他们的脚步停在了距中吉边境线仅47公里的“第一牛村谢依提”前,等着他们的是另外293个柯尔克孜族“小娃娃”。“让‘娃娃’教‘娃娃’,这能行吗?”家长、老师中不乏有这样质疑的声音。

对于刚到谢依特小学的努尔比耶·热合曼来说,类似的话已听到太多次了。“一想到首次家访时,由于语言不通,我只能全程点头假装听懂、完全无法与家长达成有效的沟通”努尔比耶也不由得焦虑起来,更让她头疼的还有叫“小古丽”(化名)的一名学生——上课打闹、作业空白、与她尝试沟通时眼里满是戒备,这些问题常常让她百思不得其解。

努尔比耶与谢依特小学学生合影

经走访了解她才知道:小古丽父母离异,跟奶奶相依为命,上课打闹是因为小古丽觉得没人爱她,只能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作业空白、不愿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等问题,在一次次深入了解这个小古丽的成长经历中,也都有了答案。后来努尔比耶开始每天留堂给她补课,还用苹果、铅笔当奖励。

努尔比耶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

是啊,当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向大城市奔赴时,努尔比耶选择来到谢依特小学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当人们都觉得小古丽的人生难以闪耀时,努尔比耶又成为了那个主动走进她小小世界的人,于是她有了人生中第一次“及格”。今年,努尔比耶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前往博湖县工作,面对努尔比耶老师离开的消息,小古丽成了十几条挽留视频中哭得最凶、留言最多的一个。

❤一颗航天心:点燃孩子的理想火苗

同样是“娃娃”教“娃娃”的,还有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王桢元,从北京到阿勒泰地区的中哈边境吉木乃县高级中学,尽管他的社会实践经历已十分丰富,但当遇到学生在楼道对他说“老师好”时,他的大脑竟一时空白,对学生说了句“老师好”。

王桢元在给孩子们上课

类似有趣的经历有很多,让他收获最大的还是将北航空天特色与吉木乃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设计教案,让学生们对地理乃至地理相关的其他学科产生兴趣。到岗一周时,他说自己已初步理解教师要“竭尽所能在孩子们心里点燃一把远大理想之火”,从各个方面施以持续影响。在课余时间,有数名同学专门找到他说:“王老师,我要上军校!”“地理老师,我要去警校!”“老师老师,我要考北航!”

❤ 一颗胡杨心:种下 “不放弃” 的信念

作为一名西部计划留疆志愿者,从2023年到现在,高文博已经在精河县陪伴孩子们度过了500多个日夜,回顾起选择来疆支教时的感受他说:“刚来时,我以为是短期服务。如今,我渴望在这里长期耕耘。500多个日夜,新疆这片土地,早已从地图上的陌生坐标,变成了我心中挚爱的第二故乡。”

精河县第四中学党总支书记孙建峰说:“高文博老师授课方式风趣幽默,擅长在教学中穿插生动故事与学生互动,深受学生们喜爱。”

高文博给学生们弹吉他唱歌

除了课堂上的巧思,高文博还总在周末或课后,带着学生往精河生态园跑。秋日的生态园里,胡杨的叶子染成了金黄色,风一吹,细碎的叶片簌簌落下,地上藏着不少比指甲盖还小的胡杨种子。每次去,学生们都像撒欢的小鸟,有的蹲在树下扒开落叶找种子,有的小心翼翼地把找到的种子放进透明玻璃瓶里。这些小事像落在心湖的石子,悄悄漾开涟漪。以前上课总低头的学生,会主动分享种胡杨种子的进展;爱走神的李婷,遇到难题时会盯着笔袋里的种子愣会儿神,再重新握起笔。有人把种子串成挂坠挂在书包上,考试失利时摸一摸,就想起高老师说的那句“微小的种子也能向上”。

高文博与学生合影

高文博不希望给学生灌输太大的道理,只希望能够在课堂的笑声、生态园的碎语、掌心的种子中将“不放弃”的信念种进学生心里。正是这些小小的变化是对教育的本质最美好的诠释——“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个教师节,我们记住的不只是名次的飞跃,更是这群老师用真心换真心的模样——他们给了边疆教育一颗 “心”,而那些被照亮的孩子,终将由一颗种子长成更挺拔的树、开出更美丽的花,把这份“甜” 与 “向上”,继续传给更远的地方。

媒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dd7FDzVCwYfef9MEjmscw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