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师说】王金良:坚守三尺讲台 薪火相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发布时间: 2022-10-19 / 点击数:

今年5月,一条43秒的视频被刷爆朋友圈,并冲上微博热搜,相继被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视频总浏览量达600余万次。视频里,疫情之下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一位老师依旧认真地板书PPT授课,通过摄像头和屏幕共享将最好的课堂呈现给学生。透过那扇门,我们看见了老师的责任心,和那严谨的教学态度。视频里的这位老师,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的王金良教授。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上课时永远激情满满”,敬业认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自任教于北航以来,王金良曾获得获首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等荣誉,2009年9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在北航第三十八届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他荣获2022年度“立德树人优秀奖”称号。

初心坚守三尺讲台 扎根课堂卅余寒暑

自2000年4月以来,王金良一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和《基础无物理学》的教学和课程负责人工作,并同时承担了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指导了多人次本科毕业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近年,本科生教学年均学时150学时左右,每学期学生评教均为优秀。指导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多人。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受到各方面的称赞。

王金良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主持和参加校重点等教改项目多项,积极组织物理学院教师申报院级、校级的教改项目,提出了有价值的教学改革建议和从事了有成效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2003年至今,作为物理基础课程主要负责人之一,近20年一直负责《工科大学物理》课程团队的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工作,确保零失误,得到同学和同行们认可。

在信息化、电子化时代,王金良探索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如MOOC、SPOC、雨课堂、同伴教学法等融入课堂、课外教学,实现多元化教学,将思政元素润细无声的引入课堂,起到了立德树人的典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线上和线下融合教学,解决同学们的各种学习和上课的困难,严谨的教学态度,激情满怀的授课,深受同学们喜爱。

王金良给近二十个学院的同学们讲授过工科大学物理课。他上课有个特点,那就是“静不住”,他不仅不会坐下来,甚至连单纯的站立都不:如果有幸能够听王金良的物理课的话,你会看见一位在讲台上走来走去,不断运用各种手势阐释课堂内容的“激情”教师,那种神态,多多少少竟让人感到一种可爱,于是,“小王子”这个外号就成为了当时机械学院的同学们给王金良的第一份礼物。在给不同学院上课时,王金良继续着自己兢兢业业的一贯作风,对于学生的问题,他表示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同学们有问题可以随时找他,当堂解决不了的同学可以到办公室来,有什么不懂得都可以和他交谈,他希望和同学多交流,不固定答疑时间,学生什么时候过来,愿意谈什么问题都可以交谈。曾经有一位机械学院的同学就是因为学业上的各种问题和王金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及至这位学生在北航读研究生的时候,遇到一些物理上的问题还是会找王金良,谈及到这一点时,那位同学满怀着感激说道:“有一次,我的课题遇到一些问题,我就去找王老师,尽管从学籍上讲,我已经不是王老师的学生了,但是他还是在办公室和我讨论了三个多小时。一位教授,能够这样拿出自己珍贵的时间帮助‘不属于自己’的学生,真的很难能可贵。”一件一件小事,堆砌起了同学们对于王金良的喜爱与尊敬,2010年12月,王金良荣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九届“我爱我师—评选我心中的最爱戴的老师”活动优秀教师奖。

薪火相传启迪后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王金良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式、研究式和课堂讨论式教学,尽可能在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多讲与实际生活结合比较密切的内容、多讲一些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内容、多讲一些物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所涉及的内容。教材使用的是近三年教育部推荐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实验课程在教学内容采用与实际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物理知识比较新,具有开创性和前沿性的实验内容,以结合实验仪器为主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尽量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操作的控制,使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师生的共同讨论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同学们进一步掌握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研究生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物理学前沿课题的内容,多采用老师同学共同讲解和讨论的研究式教学方法等。教学手段主要以多媒体(包括课件、动画、视频、投影)授课为主,黑板板书为辅。制作了一系列能体现个人教学特色的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同学们欢迎。他编著了《普通物理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一册教学指导书,这册书注重方法和思路的指导,其中一些题目用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讨论”,受到我校及多所高校物理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欢迎,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培养硕士生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11人,指导的硕士生周博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获校级优秀硕士毕业生,现为国家青年千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王晓宇获国家奖学金,指导的博士生孟令佳获校十佳学术创新成果奖。

王金良负责组织、选拔和辅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参加每年一度的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工作,获奖学生人数连年上升,近年来总成绩排名始终保持在北京市A类学校前3名。大大增强了包括工科和文科学生在内的全校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近五年共获奖人数1168人,2021获奖人数首次突破300人,一等奖首次突破25%,为提高北航物理教学声誉做出重要贡献。

教学科研双核发展 攻坚克难成果丰硕

王金良发表教学、教改论文10余篇。2005年负责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物理》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称号。2009年作为主要任课教师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基础物理学》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称号。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10余项;2004年12月以《工科物理课程的系列改革与实践》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排名第二); 2008年1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春季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2009年9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9年获第六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名师奖,2005-2016年连续12年每年获得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科研工作和实验室工作方面,王金良勤勤恳恳、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学术作风严谨,在多个研究方向做出了创新性工作。发表了多篇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文章,被学生和老师们称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勤勉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创新的科研工作者及具有和蔼宽厚的做人风范和无微不至的工作作风的优秀教师。他负责或参加国家973、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等科研项目及实验室建设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数被SCI、EI收录。部分完成的科研项目以用于教学和产学研应用中。2000年10月以《掺杂纳米硅薄膜微结构的研究》一论文获全国博士后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12月获首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

在优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外,王金良还曾担任原理学院物理系副主任,负责物理系的教学组织、管理及评估工作,负责大学物理和基础物理学的校精品课和核心课及北京市精品课的建设工作,积极参加北航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防科工委重点的建设工作。

从教35年来,王金良一直承担高学时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并高质量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敬业认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在同事眼中,他是勤勤恳恳、乐于助人,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好榜样。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