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网站2020年6月8日报道: 北航获7项全国创新争先奖 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 日前,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在京揭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获得7项奖励,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一。 “全国创新争先奖”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
中国日报网2020年6月11日报道: “北航4号”临近空间火箭动力飞行器成功发射 中国日报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赵磊)伴随着助推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轰鸣声,一身橘红色涂装的“北航4号”离弦而出,直入云层,400秒后,顺利降落在了预定的位置。“飞行数据显示,火箭助推点火正常、出架正常、分离正常、主级高空点火正常,按照预定弹道完成飞行。按照飞行试验大纲要求,首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近日,由北航
北航新闻网6月11日电(通讯员 齐建立 郑世成)加强党员发展对象培训工作是新时代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机械学院党委结合学院学生特点,制定了本学期学生党员发展对象集中培训方案。5月下旬开始,学生党员发展对象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及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回信等内容开展
《光明日报》2020年6月11日【2020企业校招光明大直播】栏目报道: “人才共享”计划给年轻人搭建大舞台 本报记者 邱玥 本报通讯员 张楠 6月10日下午,“2020企业校招光明大直播”走进京东集团,并邀请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有关负责人通过此次大直播平台提供就业指导。截至当天20点,直播总观看量突破102万人次,其中光明网一直播账号总观看量超69万人次。 京东集团是目前国内线上线下最大的零售集团
北航新闻网6月10日电(通讯员 邸琳子)5月29日,人民日报主办的“科技战疫——2020中国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教务处报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线教与学的实践与创新》案例,入选十大教育服务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名列第四名。 百舸争流勇者先行,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地方政府、医疗机构、高校、企业等化危为机,按下战疫“快进键”,抓住数字化转型拐点,助力战疫,优势凸显,影响不断扩大。在此
北航新闻网6月10日电(通讯员 汤香誉 林杰)6月9日晚,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首期“云上博论”暨自动化学院学术论坛开幕式举行。本期“云上博论” 学术论坛包括了开幕式环节、优秀博士毕业生分享科研经验以及提问交流环节。来自全校各学院近80位同学相聚云端,共同交流。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磊宣布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云上博论”第一期暨自动化学院学术论坛正式开幕,他鼓励同学们多开
CCTV《新闻直播间》2020年6月10报道我校为学生返校复课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 打造智慧校园 加强高校疫情防控 【主持人】从6月6号起,在京高校的毕业年级学生陆续分批返校复课,北京市教工委在首都高校试点打造智慧校园,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智能化。 【解说】随着学生的返校复课,首都高校从食堂就餐、宿舍清洁,到教室消杀等搭建防疫层层防线,织密校园防控安全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综合运用人脸识别
CCTV《新闻直播间》2020年6月10报道我校为学生返校复课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 打造智慧校园 加强高校疫情防控 【主持人】从6月6号起,在京高校的毕业年级学生陆续分批返校复课,北京市教工委在首都高校试点打造智慧校园,让疫情防控工作更加智能化。 【解说】随着学生的返校复课,首都高校从食堂就餐、宿舍清洁,到教室消杀等搭建防疫层层防线,织密校园防控安全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综合运用人脸识别
《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5月下第10期报道我校陈懋章院士: 陈懋章:执着梦想,勇于创新 文/李梅 地球是孕育人类的摇篮,却不应是我们最终的归宿。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不仅仅需要仰望星空,更重要的是实现飞上天空的梦想,进而征服“星辰大海”。 航空发动机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懋章院士就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积极创新的佼佼者。 陈懋章院士是1936年生人。1979年4月,作为
共有 25,73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2,574 页 当前第 1,28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