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召开“读懂中国”活动2024年总结表彰暨2025年工作启动会

发布时间: 2025-04-23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4月23日电(通讯员 任道安 张晓明/文 邹雨初/摄影)为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我校老干部、老专家等“五老”群体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激发青年学子主动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4月22日上午,北航“读懂中国”活动2024年总结表彰暨2025年工作启动会在如心大报告厅召开。我校副校长邓怡、关工委副主任魏志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学生工作部梁帮龙主持。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校关工委秘书长范鹰宣读了2024年“读懂中国”活动评审结果,共有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航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宇航学院、思源大学生记者团等16个单位(社团)获得教育部关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航关工委的51个奖项。

为荣获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奖项的单位颁奖

为荣获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奖项的单位颁奖

为荣获北航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奖项的个人颁奖

为荣获北航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奖项的单位颁奖

邓怡、魏志敏、校关工委常务副秘书长王惠文、学生工作部部长宋晓东为获奖单位颁奖。

随后,获奖单位师生代表进行交流发言。守锷书院曾煜基于守锷书院原创舞台剧《百年守锷》,从凝聚空天报国精神标识、打造多元化展演形式、构建大思政平台等3个方面分享了本单位在2024年“读懂中国”活动中的具体做法,为各单位开展活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林心仪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收获、思考和感悟,并表示将立足青年视角,持续参与这项文化传承事业,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魏志敏指出,“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主导的高校思政教育品牌项目,六年来北航共上报122个作品,摘得80项奖励,有效拓展了思政教育内涵,助力立德树人。对于2024年的活动成果,他从参与覆盖面、作品质量和成果转化效能等方面提出一些不足,并针对2025年活动开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组织动员,扩大参与面,继续挖掘优质“五老”资源;二是深耕内容创作,学习优秀范例,深挖感人故事,提升作品艺术性;三是创新传播形式,善用新媒体平台,探索话剧、表情包等创新形式,增强育人实效。他指出,该活动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希望二级关工委总结经验,引导青年学子从“五老”事迹中汲取政治品格与家国情怀,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关工委副主任魏志敏讲话

邓怡指出,“读懂中国”活动既是对“北航老一辈奋斗精神”传承成效的全面凝练,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精神图谱”构建路径的持续探索,对于加强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总结2024年育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五个聚焦”打造2025年“读懂中国”北航精品工程,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五老”与青年结对机制,运用数字技术活化红色基因,推动优秀作品融入思政资源库。她强调要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四维育人体系”,铸魂立心、鉴史明道、砺能塑格、传薪赓续,将老一辈奋斗精神转化为新时代报国实践,为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强国建设贡献北航力量。

会议还对学校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进行了培训。据悉,“读懂中国”活动是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牵头举办覆盖全国的教育活动。活动每年组织在校大学生与本地、本校“五老”(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牵手结对,挖掘、整理他们为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勤恳奉献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托和建议,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校关工委秘书处、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离退休工作处、校团委、学生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书院执行院长、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获奖学生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审核:宋晓东)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