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8月26日电(通讯员 王丹)日前,由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中关村科学城具身智能产业专委会、《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辑委员会等单位联合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暨第64次《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前沿学术沙龙”作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同期活动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一线的专家学者,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与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具身智能技术创新、项目育人、产业落地与学术前沿展开深度探讨,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注入新动能。

北航副校长吕卫锋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北航将继续坚定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联合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共同培养既懂技术原理又通产业实践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向广阔市场,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贡献北航力量。
本次活动聚焦产业创新和前沿技术分享,分为“产业创新与成果转化分享”与“前沿学术交流沙龙”两个有机组成的环节,聚焦从基础科研到产业落地的全过程创新体系探索和实践。与会嘉宾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从产业创新到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前瞻性交流。
北航魏洪兴教授作“具身智能项目制育人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系统介绍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项目制实验班”及跨专业协同、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项目制实验班以“理论+项目”双轮驱动,深度融合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专业优势,形成覆盖人形机器人从设计到应用的系统化培养方案。学校配备优质师资与平台力量,深化产学研协同,聚焦成果导向优化课程结构,强化数理基础与工程实现能力。企业提出真实需求,并派出工程师深度参与培养,配套竞赛、学术交流与校企实践,实现项目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力与实践力,推动其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完成从理论到应用的跨越,培养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力量。
在会议报告环节中,北航宇航学院桂海潮教授作“具身智能空间机器人发展现状与展望”专题报告,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余贵珍教授作“无人驾驶与具身智能”专题报告,北京加速进化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苏颖作“从机器人教育到产业创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教育、竞赛与产业化的探索”专题报告。

嘉宾分享报告
在前沿学术沙龙环节,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国内学者围绕通过人类运动解锁人形机器人灵巧性、多模态具身大模型、大语言模型和具身智能时代的空间智能、合成数据驱动VLA大模型、基于扩散策略的具身智能系统及展望等方向做主题报告。
(审核:从保强)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