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10月25日电(记者 王晴 任和/文 记者 邸白鹭 通讯员 赵金昊 杨斐然 王奕涵 李其玲 刘浩/摄影)七十三载风雨兼程,七十三载空天筑梦。10月25日,是北航建校73周年的喜庆日子,近2000名校友返回母校,共庆北航生日,共诉师友情谊,共叙美好未来。上午10时,北航2025年校友返校大会在晨兴音乐厅举行。除在外参加上级调训学习的校领导外,党委书记赵长禄和全体在校校领导,各党政机关、服务支撑机构负责人,各教学科研机构负责人,秩年校友代表,师生代表等共800余人参加大会。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党委书记赵长禄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重返校园的各位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海内外北航人表示衷心感谢,对各位校友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祝贺和崇高敬意。他简要通报了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指出,学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融合互促,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空天报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坚持强基拓新,着力完善一流学科专业体系;坚持贡献导向,着力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才强校,着力打造高端聚集、分类卓越的人才队伍;坚持开放办学,着力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坚持师生为本,着力营造宜学宜居的校园生态。近年来,学校关键办学指标稳中有进,系统办学能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委书记赵长禄致辞
“学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师生的拼搏奋斗,更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支持帮助。”赵长禄强调,“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启航,全校上下正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体北航人要赓续红色血脉,在时代浪潮中坚守空天报国使命。校友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希望大家深耕各自领域,创造卓越业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要永系深情厚谊,在并肩前行中营造温暖相亲家园。学校始终把校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学校将持续优化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培育发展北航“家文化”,建设好北航人永远的心灵港湾、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共聚磅礴力量,在双向赋能中谱写一流大学新篇。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开创母校与校友发展双向赋能、共进共赢的生动局面。
毕业40周年校友代表、1985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校友、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会长、元和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正喜向母校73周年校庆表示祝福,对母校的培养表示感谢。“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无数青春记忆涌上心头”,他表示,将与母校和广大校友一道,携手同行,将个人的事业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将校友情谊汇聚成支持母校、报效国家的强大合力,奋力书写北航人新的荣光。

1985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校友,中关村天使投资研究会会长、元和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正喜作为毕业40周年校友代表发言
毕业30周年校友代表、1995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校友、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光回忆了自己在母校的求学经历,向辛勤付出的老师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表示,“祖国航空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都有北航人的身影,‘报国、强国’正是我们每个北航人最坚实的底气。衷心祝愿母校73周年生日快乐,期待母校在航空航天领域续写更多传奇。”

1995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校友,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光作为毕业30周年校友代表发言
毕业20周年校友代表、2005届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全国重点实验室总体中心主任张静回顾了在校期间的求学过程和成长经历,并为母校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骄傲。“无论我们离开多久、走得多远,‘北航人’这个共同的身份,永远是我们最深的羁绊”,他号召广大校友传承弘扬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在各自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共同见证母校新的辉煌。

2005届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全国重点实验室总体中心主任张静作为毕业20周年校友代表发言
大会上,1995届校友代表向老师献花,表达对母校、老师培育之恩的深深敬意和浓浓感激之情。




校友们纷纷在校园里合影留念,留下了一帧帧满载回忆的身影,诉说着一段段关于青春与友情的动人故事。





校庆当天,学校还同步举办了校庆嘉年华、校庆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让各位校友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喜悦。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