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3门课程入选研究生AI创新课程

发布时间: 2025-11-13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11月13日电(航宣)日前,在2025研究生数智教育大会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为21门研究生AI创新课程颁发证书,我校《矩阵理论与应用》、《增材制造工艺与设备》、《教育原理》3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与清华大学并列全国第一。

AI创新课程证书颁发仪式

据悉,作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首批教育数字化伙伴合作伙伴,学校印发《研究生数字课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从质量维度上形成校级基础层、省部级提升层和国家级引领层,从传播维度上统筹校内平台、国内主流慕课平台和国家平台等,从呈现维度上打造线下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和智慧课程,课程级别升级与课程平台紧挂钩,课程平台选择与课程形式紧挂钩、课程形式打造与课程级别紧挂钩,逐步健全“级别-平台-形式”三维协同联动体系。

截至目前,学校有组织地建设研究生数字课程100余门(含智慧课程18门),累计服务百余万研究生及社会学习者。其中,9门荣获工信部特色优质课程、5门入选全国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54门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生教育板块上线,9门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后续,学校将按照《数智赋能三年行动计划》,持续迭代升级课程等培养要素,根据政策变化、技术发展等动态优化建设路径,立足不同学科特点提升建设精准化,探索国际化课程,进一步谋划“十五五”教学资源供给的有力举措,加快推动研究生培养迈向更高质量。

附:北航入选课程简介

《矩阵理论与应用》

负责人: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王磊教授

《矩阵理论与应用》作为本研贯通课程,历经近30年持续建设,目前每年选课学生超过5000人,主要特色有:

(1)理论和应用相结合,引入5G/6G通信、北斗导航等前沿,精心设计丰富实例,强化工程案例教学,开展探究问题建模及求解方法训练;

(2)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构建AI特色智能体和学科工具箱,实现知识点级精准学习与实时评测,通过富媒体文档建设多模态学习资源,使公共基础课大规模个性化成为可能;

(3)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内以工程实际需求引出矩阵理论教学内容,课外通过部署人工智能学伴全天候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自主式学习。

《矩阵理论与应用》证书

《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

负责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从保强教授

《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被多所校企单位引进,主要特色有:

(1)整合600余项课程素材,构建专属课程知识库,打造专属引擎和知识增强模型,精准覆盖67个核心知识点;

(2)线上依托“交互式案例智能体”模拟拓扑优化设计等6大典型场景,引导学生分析材料选择、工艺参数、缺陷检测等实践环节,线下结合月球着陆器结构等真实工程案例开展高阶研讨并利用数字人技术将行业专家智慧数字化;

(3)构建五级知识体系图谱,结合个性化辅助指令集为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定制学习路径,根据需求自动生成教学大纲、辅助生成教学案例等,支持作业批改和学习数据可视化分析,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

《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证书

《教育原理》

负责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张惠副教授

《教育原理》形成了“理论+技术”双轮驱动的内容体系,“生成-更新-优化”动态迭代的资源生态,“教-学-评”一体化的智能支撑,学生总使用量超3400次,总使用时长超700小时,主要特色有:

(1)突破教学资源时空局限,建成“3D数字人+智能学伴”24小时全天候教辅系统;

(2)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创设35个智能体,实现技术应用的“沉浸式场景化渗透”和“学习情境创设”;

(3)基于“问题-能力-知识”三级图谱,形成知识关联的“可视化与智能化重构”,功能场景的“跨维度融合与实践衔接”,以及学习路径的“个性化重构”与“动态适配”,实现师生角色的“协同性升级”。

《教育原理》证书

(素材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北航研究生院)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