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养老,特色专题思政课《百年变局与青年使命》完成新一轮教学

发布时间: 2025-10-14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10月14日电(通讯员 张源博 王静涵)近日,沈元学院的特色专题思政课《百年变局与青年使命》完成新一轮教学。课程以智能养老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调研+专题研讨+总结沉淀”的系统化模式,引导青年将理论学习转化为社会认知与实践能力,为应对长寿时代议题注入青春思考,以三维实践深化养老领域认知。

图片1png

专家报告:筑牢理论根基,锚定时代议题

自2025年3月课程开展以来,课程依托专家授课构建理论框架,为青年理解养老领域与时代需求提供核心指引。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刘亚娜老师以《长寿时代的课题与我们的准备》为主题,聚焦长寿时代下养老需求升级、人口结构变化等关键议题,帮助学员建立对养老领域的宏观认知;马克思主义学院梁天屹老师则从实践能力培育出发,通过《从书斋到田野:社会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课程,系统传授社会调研的方法论、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核心技能,为后续实地调研与自主研究夯实基础。

图片3png图片4png

实地走访:立足真实场景,感知行业实践

课程以多场景实地调研为核心,让学员在一线实践中深化对养老服务的理解。一方面,聚焦不同类型养老服务场景对比,走进泰康研修院与燕园社区,考察市场化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与服务供给;走访昌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与天通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调研公办养老机构的保障功能与社区嵌入式服务的便民特点,清晰呈现不同养老模式的优势与差异。

另一方面,对接行业前沿,组织学员走进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展实践研学,参加2025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近距离接触智慧养老技术、国际先进养老模式与行业创新案例,拓宽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的认知视野。

图片5png

师生研讨:深化成果转化,推动总结升华

课程通过多轮师生互动研讨,形成“实践-交流-反思”的闭环,助力学员将调研所得转化为深度认知与系统思考。前期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学员结合实地调研困惑与理论学习心得,与导师深入交流,完善调研思路;中期以成果展示为核心,四位导师共同参与阶段汇报,学员通过5分钟PPT展示个人调研进展,在导师点评中优化调研框架与内容。

此外,在暑假期间,课程学生依托课程搭建的实践育人平台,组建了“航心护龄”实践队。团队以前期智能养老课程调研成果为坚实根基,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深度融合,以“政策 + 市场 + 技术”为核心架构,系统开展多场专题研讨。通过实地访谈、问卷调研等多元形式收集一手数据,最终形成涵盖行业现状分析、问题对策建议等内容的多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创新性提出“政策-市场-技术-人才”四维协同模型,为智能养老领域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参考方向。

在课程的总结沉淀阶段,全体学员在学院党委书记刘科生、副书记王涛的带领下,在刘亚娜、梁天屹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梳理学习收获与不足。最终通过结课汇报,学员跳出具体调研内容,提炼课程学习的方法论与整体感受,并提交多元成果材料,实现从“学实践”到“悟方法”的跨越。

(审核:刘科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