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推进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北航附小展示育人成果

发布时间: 2025-05-06 / 点击数: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年4月23日(记者 李祺瑶)报道:

推进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北航附小展示育人成果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高质量实施创新实践研讨会近日举行。来自教育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140余位家长代表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观摩体验,了解该校在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领域的探索实践。

课程展示

活动伊始,北航附小同步开放9节课内课程与5门特色课后服务课程,立体呈现全学科覆盖、全学段展示的“小航家”课程体系。综合实践学科《隐身飞机设计师》作为特色课例,课内聚焦设计制作,课间延伸放飞体验,课后开展改进创新,助力科学素养在“学—做—创”的闭环中悄然生长。

“课间一刻钟”活动

课间铃声响起,校园变身由“品德、智慧、体能、美学、劳动、情绪”六大空间站构成的成长磁场。传统游戏在个性化体验中焕发新活力,随时触发思维挑战;乐器体验区成为艺术表达的舞台,鼓励即兴创作;月球基地搭建、智能小车操控、太空育苗实验等项目同步开展,将科技探索融入日常实践……“自由选择、自主管理、自创乐趣”的课间理念贯穿始终,每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收获尊重、体验乐趣、发展个性。

主会场,一场市区校三级协同的育人对话拉开帷幕。北航附小学生带来的课后服务成果汇报亮点纷呈:击鼓社与无人机编队共舞,演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水下机器人社团的“智探深海”项目,点燃科学探索热情;多元阅读中的“青花雅韵”个性展示,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吴江浩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北航附小“全时空育人、一体化育人和以小航家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寄语该校成为基础教育创新的“孵化器”。

课后服务成果展示

北航附小校长李兰瑛进行了《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视域下“小航家”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主题报告。该校课内、课后构建了“小航家”课程体系,通过阅读浸润、科技塑智、实践赋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课间15分钟打造六大空间站,与贯通式课程体系互为补充,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后服务成果展示

此次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航附小共同承办。市、区教研部门专家分别解读了区域课程改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旭东肯定了北航附小课间活动设计:“六大空间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资源,呈现了最真实的课间样态,体现了育人性、自由性和兴趣性。”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主任王凯从课程论视角评价:“学校让课间成为课间,真正实现了价值还原,实现了育人结构和流程的一体化革新。”

媒体链接: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808ae9de4b0380e186b407a.html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