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东方时空》“时空观察”栏目2025年11月16日报道:
高校为何压学分减“水课”?怎么压如何减?
【主持人】学分是大学生毕业的通行证,每门课都有固定的学分,修够学校要求的总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这个学期,不少高校宣布缩减学生毕业所需的总学分。压减学分,就意味着大学四年可以少上几门课。高校为何要压减学分,怎么减?减出的学分空间,大学教育可以增加什么?“一加一减”之间的度该如何把握?学业评价方式如何更多元?这一系列举措,反映了什么?首先我们先到几所高校去看一看他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压学分、减水课。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
【解说】专家指出,此次学分调整也是高校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足时间和空间,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一些教育的加法,是高校的“自我纠偏”。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罗明强:人才培养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要从培养知识到培养能力。学生整个的课程和学习知识的压力,目前我们觉得还是不小的。课外和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实践性的这部分内容,我们觉得不够。知识“学了”和“学明白了”“可以深度应用了”,并没有完全地联合在一块。

【主持人】此次高校的减学分,并不是简单的一减了之,同时高校也在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删减或整合,有的还新开了一些课程。那么,学生们更需要什么样的课程?高等教育的加法应该做在哪里?
【解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飞机总体设计”课程,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学习涉及飞机的相关知识,还要组队设计出一架飞机。这种项目式的课程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挑战,每个小组要查资料、设计方案,遇到问题了约上老师一起讨论也是常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今年的新版培养方案就给学生留足课下实践的学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学生 吕豪:这门课程可以让我们把学的知识跟可能以后要做的飞机的整体的设计,已经尽可能地联系起来了。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罗明强:让同学们更多用实践牵引课内知识的巩固与学习,让他结合课上学的很多内容,经过深化巩固,同时也能历练自己的主动创新意识和系统思维能力。
【同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学生 张鑫蕊:如果你真的去做一个项目的话,你会发现真正的实践中你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把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
媒体链接:https://tv.cctv.com/2025/11/16/VIDE8cAfBbkIFLv3Cg1AqFHk251116.shtml?spm=C45404.PnRNQGbvOMyQ.EUjuwV25mHzr.19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