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4月24日电(记者 孔祥明 王晴 孙也程)4月24日上午,首个“中国航天日”的重要活动之一——“九天揽月——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大型展览在北航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北航师生及校外观众前来参观。该展览由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协办。

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徐匡迪,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等领导参加完“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后,在北航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徐惠彬院士等的陪同下观看了展览。


“九天揽月——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大型展览以工程实物、模型、视频等形式为主,全方位展现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人类探索月球大致可分为“探”、“登”、“驻”三个阶段,“探”是对月球进行无人探测;“登”是派人登上月球;“驻”即派人在月球上长期居住和工作。中国探月工程属于“探”,于2004年正式启动,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十余年来,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带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先后踏上奔月征程,探秘月球,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前两步,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新时代。展览展厅约2000平方米,在蓝色背景的烘托下,探月工程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国航天云平台、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北航科技成果展等展示区相映生辉,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展览专门开辟的北航科技成果展区,以生动的文字、图片、实物、模型以及《今日北航》专题片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北航近年来在航天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累累硕果。在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模型前,马凯副总理认真听取“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刘红教授的讲解。马凯副总理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由北航学生团队研发的手冲咖啡机器人等一系列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现场展示。



本次科普展示为公益性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开放时间为4月24日至30日,每日9:00-17:00。

编辑:孔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