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25年5月1日(记者赵旭魏梦佳)报道:破解给药难题科研团队研发出器官“创可贴”药物在身体里也会“迷路”?传统药物递送就像在陌生城市投递包裹——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容易在血液里“兜圈子”,不仅难以精准找到病灶,还可能误伤健康器官;大分子药物则易被细胞膜的“安检门”严防死守。聚焦这一难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科研团队合作,研发出如同“智能创可贴”的电子贴片,实现药物递送“精准导航+超...
BRTV新闻《特别关注》2025年4月24日(记者白雪微郝欣)报道:首个24小时校园自助售药机投用【主持人】全市首个校园自助售药机近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了,占地两平方米的智能终端,可以容纳40多种常用的药品,为校内5万多名师生和居民提供7×24小时的一站式便携购药体验。点击图片观看视频【解说】记者在北航校医院看到,一台装满药品的自助售药机已经摆在校医院门口,机器内有维生素、滴眼液、华素片、创...
《海淀报》2025年4月28日(记者赵磊)报道:探秘“太空家园”放飞星际梦想航天日公众走进北航“月宫一号”科普基地本报讯(记者赵磊)“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月宫一号’科普基地,这是‘月宫一号’的模型,由两个植物舱和一个综合舱构成……”4月24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科普基地现场看到,观众依序入场,通过观看“月宫一号”宣传视频、聆听月宫模型讲解、观看“月宫一号”植物舱展示、与讲解人员交...
科学网2025年4月26日(陈彬)报道:迎中国航天日,“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向公众开放“为什么会选择黄粉虫作为食物之一?”“什么时候我们能去太空旅行?”“对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一直很关注,也为师生们能取得这些科研成果感到高兴!”4月24日是我国第十个“航天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志愿者们通过“月宫一号”模型和视频,向观众讲解系统原理,这场“科普盛宴”吸引了诸多航天爱好者...
人民网2025年4月25日(记者李依环)报道:北航举办庆祝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人民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李依环)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月宫一号”科普基地公众开放日、第十届航天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月宫一号”实验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邸白鹭摄“为什么会选择黄粉虫作为食物之一?”“什么时候我们能去太空旅行?”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