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6月20日电(通讯员 陈萌/文 记者 王晴/摄影)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及北京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6月17日,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副巡视员陈矛出席并做重要讲话。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60余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专家学者和教师200余人参加会议。

教育部社科司副巡视员陈矛在会上指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始终重视并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她认为,专题式教学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式创新的必然,是推动教材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变的关键所在,而专题式教学能否有效展开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以更多的精力与智慧投入到专题式教学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实践探究中去。
党委常务副书记张维维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央和北京市委对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体现了中央和北京市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因此应确保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性和基本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推动专题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后,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13个问题,北京大学教授孙熙国、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冯秀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宁就相关问题做了示范课讲解。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联合大学4所高校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经验介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教师代表还上台进行了沙龙式教学分享。其他多所高校的参会教师纷纷发言,表示此次会议主题明确、代表性强,对于深入总结交流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韩俊兰和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姚小玲分别主持了会议。
此次会议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姚小玲教学技能与方法”名师工作室承办。该名师工作室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首批获批建设的八个工作室之一,近年来工作重点逐步从教学方法的单一研究拓展为专题化教学研究,有效整合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文化性和实践性,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水平,得到了学生、同行专家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编辑: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