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相结合 线上线下共推进 ——北航各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暑假“不断线”

发布时间: 2016-09-12 / 点击数:

 理论实践相结合 线上线下共推进

——北航各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暑假“不断线”

记者 孙也程

【编者按】

金秋九月,北航的党员师生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陆续返校,向所在党支部交上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 暑假前,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结合实际,精心设计,确保暑假期间“两学一做”不断线、不落空,党员暑期“加油”“充电”不停歇。记者深入各基层党组织,与师生党员交流,梳理总结了部分党组织的做法和特色工作。

筑牢“学”的基础

为进一步更好的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仪器光电学院党委决定从今年起每年组织本科生党员开展暑假集中学习。此前,学校党委已连续27年组织全校学生党员寒假集中学习,成为学生党员提升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载体,形成了良好的传统。学院党委借鉴校党委的做法,固化学习机制,形成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


仪器光电学院本科生党员暑假集中学习

2016年9月3日、4日,仪器光电学院全体本科生党员提前返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集中学习和支部交流。9月3日恰逢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科生为全体党员讲了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党课。3日晚,各支部开展了“两学一做”专题微党课,支部党员结合自己“两学一做”学习体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4日学院邀请思政学院何思源老师做了题为《长征: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专题报告。报告结束后,有党员感言:“长征是一幅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一个空前的奇迹,是我们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红军前辈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让人感动,也值得我们青年学子永远学习!”两天的集中学习,党员收获良多,有党员谈到: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尤其是这几天的集中学习和思考,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这句话。只有做到了思想上入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思政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参观“红旗飘飘——党旗诞生历程展”

为仪器光电学院学生党员做长征精神报告的何思源老师,是思政学院今年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在参加思政学院教师党支部活动的过程中,他萌生了对长征精神进行宣讲的想法。7月21日,思政学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参观了“红旗飘飘——党旗诞生历程展”,当天恰逢周四,政协文史馆还开放了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因此支部党员接着参观了这个展览。两个展览使支部党员收获良多,重温了党史、学习了党的理论、更深入了解了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历程。经过口耳相传,支部当天有事没能参观的党员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何思源当时正在密云参加北京市的培训,他特地利用周末时间赶回市内参观展览。在参观过程中,他深受触动,并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开始着手准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讲报告,目前已为学生党支部进行了两场宣讲,反响强烈,效果很好。

“两学一做”,学习党章党规是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将党章的学习理解落实到词、精确到字,高等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学生党小组想出一个好办法。

暑期期间,他们以“英文翻译党章”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党章的英文翻译和思辨讨论活动。在对党章进入深入学习理解后用英文翻译出来,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党员对党章透彻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英文水平,一举双得。思辨讨论,集思广益,在辩论中互相提高,将党章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党员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非常高。党章的英文翻译成果通过微信群平台每周发布一次,全体党员以“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专题讨论,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认识。

针对暑假期间,学生党员比较分散的特点,各支部的线上学习也开展得丰富多彩。

发挥技术优势、依托学生自主运营的微信平台,软件学院的5个本科生、研究生党支部开发了微信“红色星期五”“党史故事荟”栏目,形式新颖。暑假中,学院微信平台在每个“红色星期五”,准时为全体学生党员奉上精选“党史故事荟”, 按照时间顺序分期介绍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发生过的精选小故事,通过看故事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这些党史小故事都是由学生党员们自行观看央视纪录片《筑梦路上》后整理而成的,不仅从文字,更从诸多历史资料和图片中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富强的筑梦之路。

机械学院暑期坚持“停课不停学,离校不停做”,其中1307第一党支部、1307第二党支部和1407党支部坚持组织线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活动,以“微信群”为交流平台,交流学习体会,共开展讨论12次,形成优秀学习体会41篇。还有不少学生党员、学生工作干部利用暑期深入到志愿服务中,许亭村阳光小学支教小组赴贵州毕节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得到了当地儿童和家长的一致赞赏。

“革命的最终胜利都是因为无数老革命家不忘初心的顽强奋斗,正是因为强烈的党员身份意识和对历史发展的理性认识,支撑着他们在极其困难的社会环境下也能坚持最初的选择。” 7月31日,航空学院SY15051党支部的同学在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苦难辉煌》后感慨道。暑假伊始,SY15051党支部便制定了支部暑期学习计划,确定暑期学习主题为“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积极开展了集体观影和线上讨论。在这些学习讨论中,支部党员回望了入党初衷,理解了党员身份,明确了日常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

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老当益壮”,积极开展学习。可靠性学院退休教职工一、二党支部联合在暑期安排集体学习,鲍国藩同志从房山家中赶来学习,付同武同志安排好有病卧床的老伴前来参加学习,副书记沈承钰同志给身体行动不便,不能亲临会场的同志送学上门,为他们送去相关学习材料。

践行“做”的自觉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在暑期,北航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投身社会实践,向群众学习,奉献社会。


材料学院1401党支部赴河底小学支教

在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河底小学,材料学院1401党支部的支教队员们,用短短几天的时间,为孩子打开了通往山外世界的一扇窗,让他们看见飞上蓝天的希望。7月中旬,支教队员们开展了主题为“我想大声告诉你”的第二期暑期夏令营活动——“我想伴你歌云间”,并在河底小学建立了实践基地,同时也顺延出以“孩子们的长征路”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手工课、文艺课、素质拓展课、航空航天知识课、各种有趣的实验课……支教队员向孩子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利用索尼公司提供的器材,队员们成功搭建了索尼梦想教室,以方便孩子们日后更好的学习。除此之外,队员们通过调查对当地经济、教育、扶贫政策进行了了解,并会将收集的信息形成报告反馈给当地政府。他们认为,也许这一小部分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最终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为吕梁山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帮助。

能源动力学院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在暑期分布到44支社会实践队和生产实习队中进行实践,利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实践的红色1+1“晋行者”实践队是其中的一支。实践队由能源动力学院、计算机学院、经管学院的党员联合以及能源动力学院部分积极分子、普通同学组成,他们下乡到山西省吕梁市贫困县中阳县的五个乡镇,重点进行土特产销售转型的调研,做出了“互联网+”思维下土特产销售模式的设想及具体的转型方案,希望通过努力给村民带来效益,缓解贫困问题。


新媒体学院“西窗共剪”暑期实践队为阳坡村绘制文化墙

新媒体学院“西窗共剪”暑期社会实践队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贯彻落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相关要求。队员们在中阳县走访了国家级剪纸传承人,提高了专业技能,丰富了文化知识。队员们还来到中阳县阳坡村,党员和积极分子带头,带领同学们用两天时间完成了近200米的“两学一做”宣传标语和文化墙的绘制,用实际行动为阳坡村增添了一抹亮色。根据实践成果,新媒体学院的同学们将在校庆期间,以“传承长征精神,追寻剪纸足迹”为主题的“西窗共剪”暑期实践队成果汇报展,主要展出以纪念长征为主题的、具有北航元素的剪纸作品,用一场具有文化内涵、具有红色精神以及具有专业水平的成果展来汇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暑期社会实践的收获,同时为母校64周年华诞献礼。

这个暑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为了北航党员师生特殊的“暑假作业”。各基层党组织理论实践相结合,线上线下共推进,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暑期“不断线”,持续推进,取得实效。

编辑:孙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