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外空司司长及部分国家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代表访问北航

发布时间: 2017-04-24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4月24日电(通讯员 郭媛媛 崔意茁/文 记者 余敏/摄影) 4月22日下午,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Simonetta Di Pippo)女士及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南非6个国家驻维也纳联合国办事处代表一行7人在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等陪同下访问北航。校长徐惠彬院士在新主楼会议中心第八会议室亲切会见了来宾。外交部、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代表,北航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学院负责人,以及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教师和学员代表参加了欢迎会。
 

吴艳华副局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航天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表示,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航天交流与合作。目前,中国已与近40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余份合作协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未来,中国还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在卫星研制、发射及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教育培训等各个领域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交流,扩大并深化与联合国在外空事务领域的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希望藉由各位来自维也纳的和平使者,推动中国航天与国际组织及各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并向全世界人民传递中国和平利用外空的宗旨和应用航天技术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徐惠彬校长简要介绍了北航近年来的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2014年11月,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国外空委依托北航建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感谢联合国外空司一直以来对北航的信任和支持。两年来,北航区域中心已为成员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近100名空间技术应用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举办了10期空间技术应用短训班,共有400余名国际学员参加培训。徐惠彬校长指出,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促进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学校经研究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学院:北斗丝路学院,联合沿线国家顶尖高校共建一流北斗教学科研平台,致力于为世界各国培养更多研究生层次的卫星导航人才。未来,学校还将支持招收空间科学技术专业的本科留学生,并欢迎各位大使推荐优秀学生来北航深造。

国家航天局江辉处长、北航国际学院翁敬农院长分别介绍了中国航天国际化发展和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的有关情况。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女士表示,在北航设立的区域中心虽然是世界6个联合国附属区域中心中成立最晚的,但成绩斐然,这要感谢中国政府和北航一直以来在推动区域中心发展和空间科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同时,希望中心更多地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的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推动信息开放共享、支持发展中国家女性在空间技术应用领域学习深造等作出积极努力,成为联合国附属区域中心的典范。各位代表也表示愿意与中国一道,为推动空间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惠彬校长还向来访嘉宾赠送了工业设计系宫浩钦博士专门创作的《万户飞天》绘画作品。

欢迎会结束后,代表团参观了位于国际学院五层的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迪皮蓬女士及各位代表对区域中心的管理、设施及环境建设表示赞赏。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女士一行是应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参观中国航天有关设施,并于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观摩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4月22日,代表团一行还到访了北京航天城,参观了中国航天员训练设施、载人飞船和嫦娥卫星总装测试设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实时监测和应用系统等,进一步增进了对中国航天发展理念和建设成就的认识理解。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