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故事】“我有了一种迫切的想法——加入他们!”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1-03-04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奋进路,百名北航人”,今天,让我们走近其中两位,听听他们的入党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大战大考尚未过去,中国始终全力以赴加速科研攻关。病毒检测、疫苗研发……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北航多支科研团队主动出击,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树起旗帜,2020年10月21日,在鲜红的党旗下,两名北航教师由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再生工程教师党支部发展为共产党员,成为北京市抗疫一线入党的一分子。

【入党故事】张靖:“我必须加快科研的脚步!”

张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研究员

“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未来,我将不断丰富知识与技能,发挥所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靖

寸头,黑框眼镜,藏蓝色的羊毛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靖的装扮干净整洁,丝毫不时尚。不过他正在攻关的课题却是当下最热门的——研发新冠病毒多肽疫苗。他说,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吾生未有涯。

“上来就是冲刺”

从己亥年除夕到现在,张靖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25岁的科研团队,在新冠病毒多肽疫苗的研发道路上不断加速跑。“上来就是冲刺。”张靖说,庚子年大年初一一早,他召集课题组成员云端“集结”。正值假期,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但所有人的工作节奏是一致的,每天打开电脑远程登录学校实验室的服务器,大量繁琐、密集的计算任务接连不断“派出”,不断有人“接单”,没有人计较谁干得多一点,大家更关注的是如何才能算得更快、更准。

其实,这个课题组最初的研发方向是肿瘤多肽疫苗领域。张靖曾到世界顶级的脑瘤实验室工作了4年,从事相关研究。他说,在病毒疫苗的研究上我还是个“新手”,但是做科研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要始终对真理有执着的追求。

研究进展不断推进,全球疫情发展形势也日趋紧张。张靖和伙伴们争分夺秒,不停地给自己加码,每天7时开始阅读学习文献资料,随时关注跟进国内外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新研究……不过有时,他们却对时间“毫不在乎”。张靖笑着解释:“随时谁有疑问,就会发起视频会议,讨论起来,没人会关注时间。”

加入他们,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抗击疫情,身边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尤其共产党员们,无论老少,都在尽最大可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张靖在工作中的切身体会。

“ 团队里,有年轻的共产党员,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我的很多同事,是共产党员,他们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防疫工作;我还认识一些前辈,他们会算计着使用防疫物资,将省下的物资捐给更需要的地方……他们没有做惊天伟业,只是默默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这让我有了一种迫切的想法——加入他们,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2020年10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的一间会议室里,鲜红的党旗下,这位“80后”研究员庄严表态:“我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践行科研抗疫,服务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重大需求,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勇攀高峰!”

铿锵誓言,用行动兑现

课题组以最快速度搭建了新的机器学习和免疫信息学分析架构,成功地鉴定出全面的新冠病毒B细胞表位库,并系统地研究细胞的抗原性、过敏性、毒性以及遗传稳定性。紧接着,张靖开始联系合作单位,进行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

“就是计算,设计实验,验证……没有什么特别的。”他的描述里,研究过程被简化,但背后却是倍于常人的付出。“这些基础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新冠病毒多肽疫苗的研发,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他说。

如今,张靖和团队更忙碌了。他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当下,课题组的研究还在实验阶段,自己有压力但更有信心。“共产党员的新身份赋予我更高使命,身上肩负的责任更重了,我必须加快科研的脚步!”他轻抚着胸前的党员徽章,目光坚定。

《北京日报》要闻版2021年1月13日报道我校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研究员张靖抗疫期间入党事迹

【入党故事】于健:“遇见老师”,坚持为党效力

于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研究员

“为了在能够更好地在一线为祖国和人民服务,能够与其他优秀的党员同志们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尤为迫切地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健

干净整洁的运动服,微微下压的鸭舌帽,这充满活力的装扮是于健的标配。新冠疫情期间,他的科研工作同他的外观般活力四射,新冠病毒“微型便携式智能定量分析仪”即在此期间应运而生。

万家灯火中昂首逆行

庚子年除夕夜,疫情当前,于健带领全团队成员迅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集结,瞄准前线医护人员病毒检测工作所需,制定了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统研发方案。他说,课题组所有成员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课题组党建氛围浓厚,深深地感染了他,也点燃了他带领全队在万家灯火中昂首逆行的雄心壮志。

“人心齐,泰山移。”于健和他的团队成员不断从现有的检测方式中寻找突破点,持续优化检测手法和完善检测广度。于健说,低成本高效率是我们的内核,从与百姓最贴近的角度入手科研,是一名党员最淳朴的使命。经过不断的摸索,研究团队发现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均会存在假阳性等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现象,通过将两者结合,不但可以有效缩短检测时间,还可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春假过后,疫情略有缓和,刚恢复投工投产,于健就返回学校,投身于对前期想法的优化和检测系统实体化的研究中。抗体研究是团队科研的老本行,以此为切入点,研发出了基于纳米碳微球免疫层析技术的第二代低成本环保型新冠抗体快速检测卡片,可于5分钟内检测抗新冠病毒抗体;另外,在核酸检测方面,采用微流控芯片法,多通道设计可同时精准检测多个指标,同时配套建立了简易化病原体核酸快速提取方法。此平台的搭建不仅服务于新冠病毒的检测,同时也为其他病原体的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姓‘于’,就是要多‘干’一点

平台在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成功搭建,离不开于健在此奋斗的日日夜夜。同学们常称于健为“遇见老师”,不仅仅因为“遇见”是于健的谐音,更是因为同学们总能在研究院的办公室遇见他的身影,而他也总会像同龄人一般与学生攀谈几句;如果遇见了科研难题向他请教,他也总会不厌其烦的给予指导。

每每听到有同学这么称呼他,他还会谦虚地说:“不是因为总能遇见我,是因为我姓‘于’,我就是要多‘干’一点。”

感受党组织温暖,坚定信念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党带领科研人员在检测技术等主攻方向取得积极进展,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于健说,“回国3年一直感受着党组织的温暖,这是在国外近9年的时间里从未有过的体验,疫情期间,听到最多的口号是党员先上,父亲也是党龄40余年的老党员,多年来一直感染着我,让我的心中涌动着一种责任和使命,党组织对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疫情取得的卓越成效,让我更加坚定地成为了一名党员,并且要坚持为党效力。”

迈步建党百年新征程,作为抗疫科研攻关的一员,心怀热忱的于健写下寄语——

建党100周年寄语

建党一百载,道伟绩丰功:

历千辛万苦,塑东方巨龙。

施仁政为民,安天下之心。

促经济繁荣,惠亿万民生。

以科技强国,展大国峥嵘。

我科研人员,勠力而同心。

以科研抗疫,护祖国康宁。

盼美好未来,洒万丈豪情!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10 月
31
10 月
31
10 月
31
10 月
31
10 月
30
北航召开两校区饮食服务专题工作会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10-30
10 月
30
10 月
29
庆祝钟群鹏院士九十寿诞座谈会举行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10-29
10 月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