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24年3月7日(记者:赵旭、刘惟真、周颖、刘赫垚、龚雯、郭晨、郭敬丹)报道:
2024,中国向“新”发力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同产业怎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怎样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两会看中国如何布局未来 向“新”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时下,中国众多传统产业正书写着转型升级的绿色故事。

在东北,走过60多年光辉岁月的大庆油田,“风”“光”正好,向“新”看齐,首个地热U型井已建成落地,油田首台风机并网运行,“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的新能源发展模式初具规模,老油田正从传统油气向综合性现代能源公司转型。

从人控到数控,从亮灯到黑灯,人与机器互动协作的美的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更高效、更绿色,企业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130亿元,来自全球各地的研发领军人才为更长期的创新做准备。各地正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益。

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引领中国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从而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从0.3mm到0.03mm的创新,突破历时10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说,柔性玻璃每一毫米的进步,都在刷新历史,重新定义柔性显示未来,“从前研发一种药品往往要花费10年,但通过算力算法辅助,少则一两年,就能将药品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天津贝芸科技有限公司CEO周晓菲感慨强大算力引发的行业发展变革。

广东着力人工智能,上海研发智能穿戴,江苏布局智能电网,福建着眼于新材料……中国各地正立足自身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扩大领先优势,向“新”发力。

巩固扩大已有新兴产业领先优势,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从而为中国经济重塑动能打造新增长引擎。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春节后,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在新能源汽车企业蔚来的工厂开展“实训”,实现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流水线,与人类协作完成汽车装配及质量检查作业,该机器人外观比例更接近人类,搭载了41个高性能伺服关节,以及全方位的感知系统,自主运动及决策能力大幅提高。

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在中国,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中国具备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未来产业将成为深度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媒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22318?d=134d7b3&channel=weixin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