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北航多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4-06-24

北航新闻网6月24日电(航宣)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6月24日上午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牵头的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此外,北航教授参与2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航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王云鹏,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姚仰平、蒋成保、王琼华、陶飞等参加大会。

附:北航获奖团队第一完成人简介

姚仰平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姚仰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岩土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岩土本构理论、机场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创建土的统一硬化(UH)本构理论,攻克了Wroth-Houlsby的两个经典之问,实现了对复杂环境下不同类型土应力应变特性的统一描述,对土力学基础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近4年连续入选全球Top2%顶尖科学家榜单及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相关成果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解决了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1)、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Thomas Fitch Rowland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均排1)、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等。

蒋成保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蒋成保,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教育部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高性能磁性材料的功能调控、材料制备和工程应用研究,针对民用航天、轨道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带领团队在耐高温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高温抗氧化技术、服役寿命快速评估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有力地保障了关键领域核心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仪器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王琼华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王琼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美国光学学会(OPTIC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SPIE)和中国光学学会会士。长期从事显示与成像技术研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在集成光场3D显示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突破三大业界核心瓶颈,攻克三大关键技术。已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科学出版社书籍3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6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陶飞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陶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从事智能制造相关理论与技术应用研究20余年。国际首创数字孪生五维模型,带领团队一起率先探索建立了数字孪生理论、技术、标准体系,先后获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美国SME智能制造全球Top20最具影响力学者。带领团队发明了软硬一体化数据采-传-处-用技术和系列装置,突破了复杂装备数字孪生运维管控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应用于国之重器运维管控。在Nature发表首篇数字孪生文章,发表ESI高被引文章30余篇,总被引4万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

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陶飞、姚仰平、蒋成保、王琼华在大会现场

(素材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审核:李建伟)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6 月
25
校长王云鹏率团赴法国开展交流访问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6-25
06 月
25
莫纳什大学工学院院长访问北航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06-25
06 月
25
06 月
25
06 月
24
06 月
24
06 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