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记后勤综合维修部李南
居住生活在北航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与这样一个团体打过交道,他们在你遇到厕所堵塞或者照明故障时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也会在你永远都不会看见的地方用你难以想象的姿态维持着整个学校的顺利运作。
北航后勤综合维修部,在最西边家属区的边沿,二层小平房,斑驳的铁门有些凋敝模样,锈坏了的扶梯直通向上。在这里有一群早已走进我们生活却不曾步入我们视野的人。
艰辛与快活
“你不要写我”,李南坐在小隔间的电脑椅上说,“我希望你能写写他们,我没有什么好写的,需要写的是这间办公室外面的人。”
李南是北航后勤综合维修部的负责人,出人意料地,没有套着蓝色的工装服和胶底鞋,衬衣眼镜的斯文搭配,与背后的轰鸣声形成鲜明对比。
“你知道我们都做些什么工作吗?”
话题立马被他自己接过去“我们什么都做,上下水道、防洪防火、停电断网、基建维修,学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
比起为更多人所熟知的寝室设施维修,井道疏通的难度和工作量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为了不影响行人的正常通行,工作时间被安排在深夜,总是快到午夜,维修师傅们才能开始着手启盖下井。井底的空间不足,一次只能下去一个,带着工具一点一点将堵塞在下水井里的垃圾打捞起来。工作完成的时候,天已泛白。
学校每年会做一次全校井道总排查,八百多个井道,每一个都是排查点,师傅们用一根长铁丝从一个井沿着水道顺向另一个,途中有卡住的地方,需要想办法疏通。所谓办法,无非是下井去套着手套摸索着清理,任何时候都是令人作呕的景象,从寝室和食堂流出的生活废水,还能有什么呢。
“现在咱们这儿总共三十八人,去了几个女同志,都得下井,哪有不下井的”,话锋一转“其实习惯了也就好了,再苦再累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咱北航做研究的人不苦啊、不累啊,都一样。”
对李南来说,印象最深的一次工作经历是7.21北京大雨。“那雨下得是真大,整个北航都被淹了,积水能没过我的小腿,人在水里都站不稳。”遍布北航的排水管道在这般大水面前也显得无力,通向清河的水道已经饱和,或者说连清河都已经饱和。万般无奈之下,后勤部决定打开下水通道,让水流往废水场。真空的下水通道打开后,在周围引起巨大的漩涡,抢修人员站在漩涡边上,几次都差点被吸力绊倒,情况之危急,在李南的工作史上当属第一。
“北航建校在1952年,学校很多基础设施都是那时候留下来的,六十多年了,大大小小的虽然修过几次,但终究也都是些‘老古董’了”,李南说,“管道、线路、路面,都不好伺候啊。”
今年的暑假,同样是因为大雨,绿园以南的道路出现了塌方,暴雨把绿园的砂石都冲了出来,李南带着几个后勤部的师傅,冒着随时可能二次塌方的危险,义无反顾地跳进塌方处,把堵塞的砂石给清理出来———地下埋着的是北航的自来水管道,那可说是北航的“经脉”了。
李南还讲到了一件发生在08年奥运期间的一件趣事,北航体育馆曾是北京奥运会的举重场馆,并顺利产生了北京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然而与场馆内的欢呼雀跃不相称的是———当时场馆外的水井正在漏水,情况还很严重,所以在赛场之外,师傅们也在为北航乃至国家的荣誉奋斗着。
即便工作艰辛与不易,后勤的师傅们也总是能甘之如饴,“我们没有太拘束的上下级关系,大家都是你一句哥们儿我一句兄弟,处起来也自在。”
矛盾与理解
“昨天又有一个女生打电话来投诉,说寝室的网线坏了,打了半天电话都没人来修。”
李南无奈地摇摇头,网线坏掉这种事其实不归他们管,一般情况下是找北航网络信息中心,如果纯粹是连接线坏了直接换一根便是。
但对于大部分的北航学生,手中唯一能联系上后勤保障处的便是综合维修部的电话,所以也只能死死抓住不放。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将维修的事情记在心上,实在是忙不过来,这儿一共三十八人,每天接到的维修能上百,大大小小的活儿也得分个轻重缓急啊。”
曾经有个学生和家长一起到学校报道,分配宿舍之后,家长嫌床太小,要求后勤部给改大,人一问您孩子多高,答一八五,这边也只能苦笑:我两米的床姚明来了缩一缩也能睡,您孩子怎就睡不了了。所以这事儿也给缓了下来,哪知道家长就是不依,来来回回,吵吵闹闹好几次,最后也耽误了不少事,还是给他改了。
“都是工作,我们也不会推脱,只是希望大家互相也能多一点理解。”
不止学生,有时候也有居住在学校里的老师前来投诉:哪儿哪儿的水管破了,怎么还不来修,多浪费资源啊,看着都心疼。水管、电路的检修往往需要涉及到大规模的停水停电,如果在正常工作日或者是在白天进行,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师傅们宁可选择在休假日或者夜深人静时赶工完成检修。
最令人头疼的,是关于消防设施的布置和检修。在北航,一共有两千多个消防灭火器,每年李南都会带着员工们进行灭火器的检查与替换工作,然而可能由于各个消防安全点的负责人对消防工作并不上心,导致工作难以进行,本该在早就完成的安检工作困难重重。“类似消防一类的安检工作可能并不能让人看见它的实际效果,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轻视它的理由,防范于未然永远比亡羊补牢来得重要。”
现在,后勤保障处已经开通了网上业务受理平台,同时也可通过客服中心82339009进行电话报修,由专人负责维修申请的接收和分发,期望借此为更多的北航师生提供平等高效的服务。
“我们的宗旨是‘热情周到,专业高效’,也想尽可能地满足所有的维修申请,但有时候会因为一些人力或者财力方面的因素不得不延缓维修,对此带来的不便我们只能表示歉意,但希望在北航有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工作,理解我们的难处,大家共同体谅,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与北航
如今在后勤综合维修部工作的,大都是人到中年的老师傅们,年轻人很少,这也都在李南的预料之中。
“我02年参加工作,至今也有十多个年头了,干这行总结起来就三个字:脏乱臭!”
讲到这里,李南忍不住抱怨道:“你大概不知道吧,我们这儿也有勤工俭学的岗位,多少年了,可是没学生愿意来啊,人都愿意轻松一点不是”
当然,即使有学生愿意来这里勤工俭学,李南也不愿意他去做那些脏活儿累活儿。“学生嘛,首要的任务当然还是学习,来这儿只能是体验一下生活,我们不可能让他也去下井上顶,他做不来我们也不敢让他做的。”
技术骨干的老去,新鲜血液的缺失,是摆在李南面前的一道难题。
“现在一些活儿已经外包给了校外的专业公司,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但是核心技术是不能交出去的,还得有人接着干才行。”
桌上摆着好几张证书,有水工证、电工证、消防安全证、电梯维修证、工程管理证,姓名栏都是清一色的“李南”。“一开始你可以只是个电工,或者水工,或者什么都不是,但在这儿干着我们就会要求你什么都是,所以你得学,不断地学,做什么事不得一直努力呢。”
谈到自己与北航,李南笑得很豪迈,“我嘛,我觉得我和北航还是挺有缘的,我老一辈在这儿,从小对这儿有感情,后来结婚在这儿,生孩子也在这儿,如今好多领导都是我曾经服务过的学生吧。”
11年的时候,李南在北航入党成功,“激动,这是最激动的事了,比有了孩子还甚,感觉换了一个人似的,我也是一个对党组织有浓烈憧憬的人哈。”
“我觉得我们就像是在北航这座金字塔最底部的石头,教授们在顶尖,他们搞科学,我们搞生活,但也有交叉的时候。你们学生每次考试,我们都会把主楼的教室里每把椅子、每个灯挨个儿检查遍,150多间教室,每把椅子我都摸过,能检修到晚上一点,这都不是事儿。学校是个大机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我们就想让这个机器运转得好一点,稳一点。不是有句话说吗,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你看我们这算不?”(赵言)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