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4月11日电(通讯员 张杨)3月28日至4月2日,传源书院以“AI时代成长导航”与“职业发展破局之道”为主题,举办了第六期、第七期源桌会活动,通过学科交叉研讨与职业规划指导,构建学生发展支持体系,深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
3月28日晚,第六期源桌会在学院路校区主M304教室举行。传源书院院长刘旭东和计算机学院教授张日崇围绕《AI洪流中造舟——Deepseek如何助力信息学子领跑未来?》主题,与33名大一学生展开深度对话。活动聚焦“DeepSeek工具应用与学科发展”双维度,提出“工具效能边界论”,解析智能工具在科研场景的增效方案,强调建立“工具审查机制”防范技术依赖;针对学科基础价值,刘旭东以个人科研经历验证底层算法的不可替代性,建议动态平衡基础理论与AI应用课程配比。张日崇指出,AI代码生成倒逼编程能力升级,需重点培养“问题抽象拆解”“跨域系统设计”等高阶能力,同时警示未进化岗位的替代风险,引导关注AI工具开发、智能系统运维等新兴领域。
4月2日晚举办的第七期活动聚焦专业分流与职业规划,学业总导师王少萍以《破局与成长——在兴趣和现实中找到人生的真爱工作》为主题,为20名学生提供系统指导。通过“五角星法则”构建身体、事业、家庭等五大维度的价值坐标系,提出“事业为先,身体为基”的成长逻辑;针对分流焦虑,创新设计“学期排名×培养方案×学科兴趣”量化决策框架,破除单一兴趣导向误区。在互动环节,王少萍针对“就业热情与专业能力不匹配”矛盾,提出“基层实践+知识储备”双轨方案,建议通过实验室实习积累技术经验,同步修读管理类辅修课程,并以往届生转型互联网产品经理案例,强调职业转换需精准评估岗位需求与个人竞争力。
书院通过系列源桌会构建“学术导航-职业规划-资源对接”闭环体系,推动学术传承与育人模式双优化,助力学生在社会现状需求与个人成长诉求之间找到最优解。
(审核:郭伟丰)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