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组织第3期教师青马班实践研修

发布时间: 2025-07-03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7月3日电(通讯员 时敬霞/文 楼丝迪/摄影)为庆祝建党104周年,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30日至7月1日,北航第3期教师青马班赴革命故地西柏坡开展实践研修。

照片1-在西柏坡纪念广场.jpg

青马班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宁为第3期教师青马班学员讲授题为“结合党史学党章——以入党誓词为例”的专题党课。高宁首先从逻辑、问题、能力等维度阐释为什么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介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党的作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新时代的作风建设要求更高、更具体、更规范,而且和每一位学员都息息相关。随后,高宁从入党誓词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是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一把钥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等方面系统阐释入党誓词的演变、思想内涵、以及与党章之间的内在逻辑,指导青马班学员如何结合历史和党史学习党章,希望青马班学员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工作方法,不断重温党章誓词,锤炼党性。

照片2-高宁书记讲党课.JPG

7月1日,在西柏坡纪念广场,北航第3期教师青马班学员向五大书记铜铸像敬献花篮,高宁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丹整理花篮缎带,全体学员三鞠躬。高宁带领全体学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了青年教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照片3-2 重温入党誓词.JPG

在西柏坡,青马班学员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国家安全教育馆、廉政教育馆、中央统战部旧址、曹火星纪念馆、朱德总司令指挥建设的我党我军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等,系统学习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工作期间开展的全国土地会议,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进一步理解领会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西柏坡精神。

照片4-参观西柏坡纪念馆.jpg

照片7-参观廉政教育观.JPG

照片8-参观中央统战部旧址.jpg

通过此次实践研修,青马班学员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深刻理解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使命感不断增强。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和科技强国贡献自身力量。

据悉,学校第3期教师青马班共有学员38名,平均年龄33岁,平均入校时间3年。学员中有23人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3人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培训班由副校长闫晓军担任班主任,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鲍蕊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宁担任辅导员,将示范带动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证。

附:部分参训学员感想

宇航学院教授 谢驰宇:作为宇航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有幸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参加此次青马班西柏坡培训。踏入这片革命圣地,触摸历史的温度,深刻体悟到“两个务必”的深邃内涵与“进京赶考”的清醒自觉。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在领袖旧居的土墙旁,先辈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运筹帷幄、奠基立业的壮举,深深震撼了我。作为新时代的航天教育工作者,这份精神财富更显珍贵。它时刻警醒我们:身处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必须永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必须坚守艰苦奋斗的底色,勇于攻坚克难。我将把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立德树人和科研创新的实践,以“赶考”的心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航天人才,为祖国空天事业贡献全部力量。

自动化及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刘德元:西柏坡之行,让我们重温了共产党人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伟大胜利的历程,见证了共产党人从走南闯北闹革命到脚踏实地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转折。在这里,我们无不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发人,不发枪,不发粮,只是发电报”就赢得三大战役胜利的智慧而折服,同时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凝望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精神激励我们万众一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作为新时代答卷人,我们更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考出好成绩。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儒雅:青马班实践研修是一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之旅,参观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廉政馆、中共中央旧址和国家安全馆,每一处都带给我强烈的震撼。聆听党课,高宁老师对入党宣言的解读,让我对党员的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西柏坡纪念馆前重新宣读入党宣言,那一刻誓言在耳边回响,更在心中扎根。党性修养要体现在事业中,体现在身为北航教师、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授课教师、学术导师的工作中,践行党员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

化学学院副教授 万思杰:为期两天的西柏坡实践学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在沕沕水水电站,我了解了烽火年代研究人员排除万难,点亮新中国第一盏明灯的壮举;在中央统战部旧址,我见识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各民主党派人士的伟大胸襟;在西柏坡纪念馆,我重温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丰功伟绩。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将以“四个面向”为试卷,不畏艰难,甘坐冷板凳,积极学科交叉合作,带领研究团队永远奔赴在科技创新强国的“赶考”之路,努力为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蒋永发:西柏坡红色教育之行,是一次追寻革命足迹、淬炼党性修养的精神洗礼。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两个务必”,在参观学习中,我既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在土墙陋室中指挥千军万马的革命智慧,也体悟到“进京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重任。必须将“两个务必”融入血脉,以谦虚谨慎戒骄妄之疾,以艰苦奋斗御物欲侵蚀,自觉将这份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践动能,永葆“赶考”初心,砥砺前行!

(审核:鲍蕊)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