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7月15日电(王孚尹/文 王旭/摄影)近日,为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掌握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北航首批ISW引导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予靖军和宇航学院教授师鹏赴杭州国际创新学院为2025年教职工暑期培训班京、杭两地的学员带来BOPPPS教学创新工作坊。工作坊由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坤主持。

工作坊通过“理论导入-分组实践-交流研讨-成果展示”四阶递进式教学设计,采用“双导师分组指导”的创新模式,助力学员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创新。培训伊始,于靖军系统讲解了BOPPPS教学模型的六个核心环节,并引导学员展开深度研讨。师鹏聚焦“有效反馈的艺术”,深入剖析了反馈的“三性”原则,并结合教学实例演示了SBI(情境-行为-影响)反馈框架的应用技巧。
实践环节,学员们分为6组,分别开展多轮课程打磨,并进行课程展示。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这种“双导师+多轮打磨”的研修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掌握了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对提升课堂教学设计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后续将把所学所获充分运用到新学期的教学实践中。

部分学员培训感想:
于靖军、师鹏教授主导的BOPPPS教学创新工作坊,让我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蜕变。从小组演练到大组展示的三轮迭代中,我亲身体验了“目标锚定-参与设计-即时反馈”的闭环力量。这种“理论+实践+同伴互评”的模式,使传统“教为中心”的课堂悄然转向“学为主体”的活力场域。尤其当我们将思政案例融入BOPPPS框架时,抽象理论因情境化互动变得鲜活可感。工作坊不仅是教学技能的锻造,更让我感受到被托举的温暖——来自名师的专业指引与跨学科同行的无私分享,共同编织成支撑教师成长的赋能网络。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静
BOPPPS教学创新工作坊以“目标-反馈”双核驱动,重塑了我的教学逻辑。于靖军、师鹏教授通过实操演示,将抽象理论具象为可落地的闭环设计——从精准设定教学目标到设计互动参与环节,再到即时反馈调节,每一步都直击传统课堂痛点。尤其对“有效反馈机制”的深度剖析,让我意识到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动态调适的艺术。工作坊中跨学科教师的案例分享更印证了该模式的普适性:无论是工科技术还是人文课程,结构化设计都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性。这不仅是方法革新,更是教育思维的升维,激励我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植未来课堂。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孙也
BOPPPS工作坊是我教学能力的“破茧”之旅。作为零教学经验的新人,从理论研习到三轮微课演练,这套模型如精准的手术刀,将教学拆解为目标导入、前测参与、互动反馈等科学闭环。尤其在小组代表试讲环节,同伴的深度反馈让我深刻体会到:优质课堂源于精雕细琢的设计与开放包容的共创。BOPPPS不仅赋予我结构化教学的方法论,更揭示了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教会我以敬畏之心对待讲台,用设计思维激活每个教学环节,让知识传递从单向灌输升华为多向生长的生态。
——杭州国际创新学院医工交叉科创中心黄夏子
BOPPPS教学创新工作坊颠覆了我对课堂的认知。于靖军、师鹏教授通过目标导向的参与式设计,生动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从精准聚焦教学目标到设计沉浸式互动环节,每一步都直击传统讲授的痛点:当学生从被动接收者转为知识建构者,枯燥理论转化为趣味探索,课堂效能实现质的飞跃。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专业课程,更为跨学科教学创新提供通用框架。
——杭州国际创新学院空间环境与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王园园
(审核:李红捷)
编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