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沙织绿 以绿生金——冯如书院启航北疆实践队赴内蒙古赤峰开展“乡村振兴与生态治理”主题调研

发布时间: 2025-09-25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9月25日电(通讯员 黄为璠 周昱衡 于昔正/文 张书瑶 谢雨心 储逸飞/摄影)暑假期间,冯如书院启航北疆实践队的19名队员奔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开展“乡村振兴与生态治理”主题调研。实践队通过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生态治理与农业创新的协同路径,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在科技农业与生态修复的双向驱动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践队走进翁牛特旗广德公镇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参观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深入了解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和订单农业机制,体会科技赋能农业的现实成效。随后,实践队奔赴乌丹镇巴彦呼交嘎查,调研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前沿阵地,学习“以工代赈”“以路治沙”“以水定绿”等治沙经验,感受干部群众坚守家园、修复生态的坚定信念。

在差异化治沙与绿色能源的协同推进中,读懂生态经济的赤峰路径。实践队深入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考察草方格固沙与木棍固沙等差异化治理策略,了解畜牧业转型与生态恢复的双赢实践。队员们还走访芝瑞镇小麦种植基地、生态林网和风力发电站,切身感受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与民生双重效益。

在红色引领与绿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中,见证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实践队赴喀喇沁旗马鞍山,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学习“多彩马鞍”党建引领下的林下经济发展与护林防火经验。随后,队员们调研王爷府镇大西沟村无土栽培西红柿项目与牛家营子镇中蒙药材产业基地,深入了解特色种植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

在生态文化与水土保持的传承创新中,感悟使命与担当的重量。实践队走访敖汉旗三十二连山,聆听当地人民治沙的光荣历史,参观小米博物馆,领略深厚的小米文化与生态坚守。在牛古吐马场梁生态功能示范区,队员们深入学习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的技术方案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体会几代治沙人的奉献与智慧。

调研最后,实践队参加了松山区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座谈会,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治理与产业创新等议题,就调研期间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悟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调研实际提出青年视角的建设性意见,为地方发展注入青春智慧。

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的发展逻辑,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伟力。大家表示,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通过专题报告、宣讲推广等形式传播赤峰经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智慧。

(审核:李俊良)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