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11月21日电(通讯员 黄万超)11月12日下午,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飞行汽车项目制试验班“问道低空・赢在起跑线,成在修行中”主题班会在沙河校区J3-205教室举行。副校长邓怡,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人,飞行汽车项目制试验班班主任与241391班、251391班全体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聚焦实践育人、赋能飞行汽车人才成长的主题班会。班会由带班辅导员张迎晨主持。

张迎晨以博雅课程框架和基本要求为引,详细介绍了交通学院实践育人体系。学院依托学生实践中心,构建了涵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创竞赛的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有指导、有平台、有品牌”的实践成长路径。
班会邀请了学院5位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创实践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241391班贺璞昊跟随交筑未来实践队深入乡村,以全新视角探索家乡洛阳。从科普支教到集体经济调研,他真切感受到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他带着对特色产品销路难题的思考,决定寒假再度返乡开展深度调研。241391班赵美涵作为乘九御风实践队北京支队负责人,分享了跨越四地深耕低空经济、从清华大学技术探索到企业国产化突破的调研历程。她表示未来将转向科普支教,把低空经济前沿知识带给更多青少年,让科技种子生根发芽。241391班庄辉腾大一期间参加了八支实践队,担任交通新语实践队队长。他在实践队前期筹备中提升规划与沟通能力,在中期调研学会统筹协调,在后期总结中锻炼逻辑思维。他呼吁更多同学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课堂中让大学生活更精彩。2022级本科生王宏翔大一就主动参与迎新服务,开启志愿之路。三年多来,他为偏远地区初高中学生写信、参加重大会议活动服务工作,更参与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服务保障任务,始终以行动诠释奉献。“志愿服务的雪球越滚越大,走出成绩局限,大学不能过得太‘小’”,这是他对志愿服务的看法。2022级本科生张熙宁作为飞行汽车科创团队骨干,讲述了团队从理论出发拆解车辆结构、钻研核心原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面对临危受命的参赛任务、未达预期的挫折,团队及时复盘优化,在挫折与失败中不断成长。在他看来,科技实践既是一场“从理论到现实”的较真,更是团队并肩破局的修行。
特邀嘉宾李亚伦老师回顾了作为沙河校区首批学生的创业式成长经历,鼓励同学们要把握跨学科融合机遇。陈飞老师强调了科研热爱与持续付出的重要性,寄语同学们要深耕专业、勇于实践。他们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北航的成长故事,多维视角的分享让在场同学深受启发。
班主任杨世春在点评中肯定了班会的育人实效,他指出试验班以项目制为核心,依托行业需求培养卓越人才,希望同学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在解锁飞行汽车技术难题中实现成长。
校团委书记刘洋为乘九御风实践队新任队长王馨悦授队旗,象征着乘九御风实践队正式开始寒假社会实践的筹备工作。

邓怡在总结讲话中以“选择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选择的”寄语全体同学,要立足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优质资源,既要通过理论学习夯实专业基础,也要通过社会实践等拓宽视野、锤炼能力。她强调,飞行汽车作为前沿领域,需要同学们以热爱为基、以实干为要,在跨学科融合中突破创新,不负时代机遇与学校培养。

未来,飞行汽车项目制试验班将继续依托校院两级优质实践资源,引导学生在行业调研中洞察需求,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低空经济领域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让青春梦想在低空经济的广阔天地中凌空翱翔。
(审核:杨世春)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