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研读”课程组线上教学经验分享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0-05-06

基于翻转课堂与互动教学的经典通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

——“中国经典研读”课程组线上教学经验分享

前言

面对疫情,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春季学期的教学工作,是需要每一个课程教学团队认真思考的紧迫问题。经典研读类通识课程的教学具有基础性、主体性、发散性的特点,注重文本讲解和师生互动探讨。上述特质,也使之在“线上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着相当的挑战。

从二月上旬开始,课程团队组织了线上教学方案讨论,录制有声课件,熟悉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操作。开学前一周,各位教师已全部将调整后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版教材,以及前两周的教学视频发送至课程中心。

为适应线上教学的新情况,课程团队从设计理念、教学环节、难点问题入手,进行线上教学方案的设计。经讨论,本学期“中国经典研读”课程统一采取“录播+研讨”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使用腾讯课堂平台播放,学生在课前自选时间观看当周教学视频,原定上课时段则改为微信群答疑交流、互动研讨。经过近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进线上教学探索,我们选取顾家宁老师的教学案例分享给大家,以期为特殊时期的经典通识课程线上教学带来启示。

图1 课程相关阅读材料

图1 课程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理念与线上模式的影响

相较于专业基础课而言,经典通识课的定位在于人文教育(liberal arts),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某种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在于文化传承、思辨力养成与文化涵育。上述课程定位,在教学实践中落脚于两个基本的教学理念,一是基础性,二是互动性。

基础性与互动性:

相对于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工具性特质,经典通识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的基础性,即重在教授关于经典的一般性、基础性知识,二是方法的基础性,即以逐章逐句的讲解分析为基本教学方式,重在学习者自身的阅读体验。文本知识基础的夯实,是进行思想内容上的互动研讨等进阶教学环节的前提。

经典通识课程的互动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性,指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启发,引导学生从自身视角去阅读经典;二是发散性,即以经典文本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建立经典思想与自身生活世界的关联。

线上教学的挑战:

由此,我们可以分别从“基础性”与“互动性”两个维度考察线上教学对于课程质量的影响。就基础性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言,线上教学模式较之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具有某些优势。首先,录播课程中,每一讲的视频教学内容经过教师录制过程中的反复锤炼,内容上较课堂讲授更加集约、精炼。其次,学生可以随时、反复观看教学内容,有利于消化重点难点。就互动性而言,较之传统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带来的影响可谓利弊参半。一方面,通过录播视频解决基础知识层面的问题,可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为充分的讨论互动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讲授、交流、讨论的场景性和参与感的消失,影响到互动效果,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在线上教学条件下,如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更好地体现经典通识课程的基础性、互动性特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设计教学环节的核心考虑因素。

线上教学环节设计

为在线上教学中更好地贯彻重视基础性与互动性的教学理念,教学团队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设计。

采用“录播+研讨”的教学模式,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教学流程立体化,环节设计精细化,通过将教学过程分解为不同环节,各自承担特定的教学功能,力求实现立体交叉的综合提升。

1.课前环节:采用“学案导学法”,教师撰写导学学案,内容为该讲的主体线索、各章句之间的逻辑关联与重点问题等等。以便学生课前预习,把握重点发现问题,提高听课效率。

2.视频学习:基础性学习的主体环节。为适应视频教学的特质,教师须在章节安排、逻辑结构等方面,对原先的教学PPT做进一步的精细化打磨处理,比如更加细致地划分教学版块,对讲课思路进行更加明确的概括说明等等。学生须在当周讨论课前看完相应课程内容,具体学习时间可以灵活把握。

3.交流互动:原定的课堂教学时间改为线上交流研讨时间,依托课程微信群进行。互动的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答疑”,即学生针对内容上的重点难点的提问与教师解答,二是“研讨”,即学生主动提出自己阅读中的遇到困惑和问题,或者交流分享心得体会。

图2 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图2 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4.扩展阅读:研讨环节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课程扩展阅读材料,内容为现代学者的经典学术论文或专著节选,旨在将思考问题的深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学术阅读与学术思维能力的训练。

5.作业巩固:线上教学方案中,学生需完成三篇课程作业的写作。学生自由选题,内容围绕《论语》章句即可,意在引导学生将自主阅读、视频听课、思考讨论中产生的问题与想法经由书面写作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此过程中锻炼其初步的学术写作能力。作业经由助教批改、教师核阅之后,线上反馈给每位学生。线上教学模式给作业批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各位助教表现出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仅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还专门制作文字版的作业问题情况反馈供同学选参考,保证了作业巩固环节的质量。

图3 线上作业批改

图3 线上作业批改

上述教学环节,各自围绕“基础性”与“互动性”两大教学原则展开,各自承担不同层次、梯度的教学目标。其中课前预习与视频学习环节主要解决基础性目标,即文本知识的掌握,互动性环节是建立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思考、辨析与提升,扩展阅读和作业写作则是综合以上二者的训练与巩固。

互动研讨 案例分享

在上述教学模式中,最具挑战性也最能体现线上教学模式特质的无疑是交流互动环节。交流互动环节其实包含了“答疑”与“研讨”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前者是就知识上的重点难点给出更详细的说明,教师的角色是解答,后者则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思想层面的自主思考、分享与交流,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这也正是经典通识课程的互动性特点所在。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经典文本的人文化成作用,最终需要落实在阅读者自身的内化思考之中。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这种阅读思考的过程基本仅在学生个体层面展开,是高度个人化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愿意在课程微信群中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经典阅读固然首先是一件关乎个体心灵之事,但“独学而无友”毕竟犹有所憾,所以在线上教学模式中,专门将原先的上课时间设定为互动交流的公共时段(研讨课),意在使个体的思考能够获得交流、互动乃至碰撞的机会,以收“切磋琢磨”之效。

交流互动环节的实践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促使学生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进行自主、自觉的思考提问与分析,进而实现有效的探讨和交流。下面以第三单元“孝悌”部分的讨论课为例,展示一次线上讨论课的课程组织。“孝悌”并不是《论语》当中最为复杂和深奥的概念,但却是最容易触发学生生活经验,同时也容易引向某些深度文化争论的论题。本章中,教师设置的讨论主题是:《论语》中论述的“孝”与近代以来屡遭批判的“二十四孝图”中的孝有何异同?什么是你愿意接受并且实践的孝?

这一议题的设置,旨在考察学生的文本阅读与提炼能力、结合自身生活实践思考,进而能够引申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等问题的深度思考,论题具有梯度性,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为准备这一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论语》论孝的相关篇章,对比“二十四孝”相关故事,通过课程教学与自主阅读理解孔子论“孝”的根本精神,进而体会出其中差异,通过这一具体例子的思考分析,锻炼对于文化传统的合理认知与评价能力。

图4 线上互动研讨

图4 线上互动研讨

上述议题设置收到了良好的讨论效果,同学们以《论语》文本为基础,围绕相关问题结合自身的阅读感想与生活经验进行了发散性的思考与讨论,得出了有理有据的合理结论,锻炼了思考能力,并且提出了不少颇具亮点的“金句”。在此线上研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并非单纯的“答疑解惑”,而是引导同学用一种以文本为基础,有理有据的方式去说理与思考。重要的并不是答案本身,而是思考的过程与依据,在上述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能够形成对于经典思想的深度理解与自觉体认。

总结

本学期因疫情而实施的线上教学既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也为经典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提供了机遇。

在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以“录播课+互动研讨”为基本模式,依托腾讯课堂、微信群、课程中心等教学平台,“中国经典研读”课程组的各位教师在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经典通识课程的“基础性”与“互动性”两大教学目标,分别对应于录播课与线上互动研讨两种线上教学模式。

以往经典研读课教学的一个瓶颈在于缺少足够的交流互动,而新教学模式正好可以节省以往的课堂教学时间,为更充分的师生、生生互动与交流讨论创造了条件,使“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获得了实践机会。就此而言,线上教学期间的种种探索就不仅仅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举,更是改进课程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上述探索并未止步,未来将继续深入完善,通过教学实践与学生互动,增强教学反馈,探讨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最佳模式,不断推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生学习效果。

(审核:曹庆华)

编辑:贾爱平 邸白鹭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4 月
11
04 月
12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
04 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