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一流本科立项课程】“太空生存”课程——星海如何遨游?教你太空生存!

发布时间: 2022-05-24 / 点击数:

课程简介

《太空生存》线上课程是航空航天与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课程,将团队在空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领域取得的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最新的重大科技成果“月宫一号”为教学案例展开教学的课程。课程2019年4月首次上线“中国大学 MOOC”平台,自2019年10月起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迄今累计已经开设12期次,累计超过 25070人选课学习,学习者响应热烈,积极参与线上讨论和师生互动,对课程评价很高。课程在校内及其他多所985大学和航天院所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课程获得学校一流课程建项目支持,推荐申报了国家一流课程。

教学团队简介

图1 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从左至右依次为刘红教授、刘慧副研究员、谢倍珍副教授、胡大伟副教授、付玉明副教授

课程负责人,刘红教授,“月宫一号”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立德树人卓越奖获得者。近五年,年均主讲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1门,提出了任务导向驱动的研讨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医工百人副研究员刘慧、副教授谢倍珍、胡大伟和付玉明均是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材编撰和教学改革研究,积极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本科生参加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获奖。课程助教李帅帅和刘骁磊。

课程特色描述及经验总结

(一)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亮点:

提出“任务导向驱动的慕课+翻转课堂”和“问题导向驱动的慕课+小班在线直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校级核心通识课《走近月宫一号》和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的高校共享学分公选课《太空生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大幅度增加了师生互动研讨的时间和个性化指导时间,将前沿高端科研成果与高层次本科生人才培养紧密衔接,教学效果优异。在高素质、高能力、品学兼优学生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目前无同类型国家级一流线上本科课程。

图2 《走近月宫一号》在“月宫一号”实验室现场授课

(二)课程项目支持:

学校和学院重视并支持该课程建设,学校先后支持教改项目两项,课程团队还获得教育部研学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支持。

(三)教学团队组织运行机制特点:

“月宫一号”科研团队转化为本课程教学团队,及时将最新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堂。配合原创的科学短文推送、科普论坛讲座、线上直播公开课,并及时推荐航天领域时事热点和最新研究进展资料,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丰富了教学资源,使课程兼具科学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和前沿高端成果的普及性。

图3 2020年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期间在央视新闻等平台进行直播授课

(四)学生学习反馈:

学生认为该课程“以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基于生态学原理,将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和工程控制等相关理论和技术交叉融合”,并非常赞同该课程“围绕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各个方面,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线上主动学习和线下课堂互动学习混合”;认为该课程“着重培养综合运用生态学、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控制、系统动力学等知识深入理解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组成与运行原理的能力,利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思想和观点、多媒体呈现的能力、对知识信息的检索和获取的能力,训练了化繁为简、集简为繁的高级思维。

课程思政

本课程团队始终坚持宣传并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最好的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自力更生、努力奋斗的精神,发扬“月宫一号”团队“有梦想、有热情、有豪情、有勇气、有干劲、有担当”的“六有”精神,与学生一起面向国家载人深空探测需求,提出亟待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秉承“以生为本、精准培养、学研结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勇于创新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以“春雨润物”的方式柔性引导学生。从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保障人类生存加深对保护地球环境的认识;从地球大气环流保障全球气体稳定启发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由航天历史和时事热点引导对航天精神和爱国精神的感悟。坚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和志愿科普实践等活动,并不断开拓创新,将传统思政课融入学生实践,助力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截止目前,本课程及其相关直播讲座已有数百万播放量,学生反响热烈,在促进太空生存相关科学知识和航空航天精神在社会大众中的推广普及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图4 团队获得2019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