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2月23日电(通讯员 邸琳子)2月20日下午,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2023年春季学期工作会在教学技术实训室主楼409召开,吕卫锋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第四届本科教学督导组专家和教务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教务部部长钱政主持追思陈子瑜教授环节,陈子瑜教授一生扎根教学一线从事物理基础课教学,自2015年起,先后担任校第三届、第四届本科教学督导组理科组组长,为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与会全体人员默哀1分钟,表达对陈子瑜教授的悼念与哀思。

吕卫锋对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工作成效表示肯定与感谢。结合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和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他分享了三点想法。一是要把课程教学质量建设作为今年督导工作的重点,在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方面,请校督导组专家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坚决流转退出一批质量不高、综合评价差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二是要不断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全面建实、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形成“专业建设抓院系、课程教学抓基层”的格局,充分发挥职称晋升、评聘考核等指挥棒的作用,真正激发一线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要全力做好今年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全方位审视和检阅,这一轮评估的核心关键是“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引导高校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希望校督导组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学校排查薄弱环节,找准问题原因,提出解决举措,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之后,他宣布化学学院朱英教授和中法工程师学院徐平教授担任第四届校本科教学督导组副组长,分别牵头理科小组和基础特色小组工作,并为新聘副组长颁发聘书。

钱政详细介绍了2023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重点工作。他首先回顾了2022年学校本科教学取得的亮点成绩,在《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白皮书》的指引下,以“名师、名课、名教材、重大教学成果”为代表的人才培养关键指标显著提升,整体生源质量继续稳居全国前九,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对标国内其他知名高校,我校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深层剖析、问题导向,2023年学校将系统梳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运行数据,探索专业、课程与教师的多维度综合量化精准评估及激励淘汰机制;抓好职称评审、岗位评聘关键指挥棒,以职称评审强激励,以岗位责任制保贡献;构建“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基层教学组织主责”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开展“统筹培养方案、加强课程衔接、推动学分互认、共享教育资源、建设综合系统”的本研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校建院管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重器;加强教育数字化建设,建设优质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提升智慧教室覆盖率;完成大教务部机构职能的优化整合和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升治理能力;以强谋划、强培育、强申报,实现“名师、名课、名教材、重大教学成果”核心教学业绩指标的新突破。
孟庆春教授、刘旭东教授、陈强教授、胥国红教授、钱政教授分别代表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基础特色五个小组,做上学期小组督导工作情况汇报。2022年秋季学期主要针对教学质量检查重点课程、各类立项建设课程、名师培育计划教师课程等进行线上线下听课;介绍听课中发现的亮点与特色,特别是教师教学的优秀做法和督导工作的成熟经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如何改进的思考与建议;同时给出本学期的工作思路与计划。
第四届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王琪教授全面总结上学期督导组总体工作情况,主要围绕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各教学单位“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实施细则”评审、校级“名师培育计划”教师授课能力考察等开展工作。共召开全体工作会1次、组长工作会2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专题研讨会1次、“名师培育计划”授课能力考察工作布置会1次以及听课意见反馈交流会7场,45名督导共听课563次。王琪教授对本学期督导组重点工作进行布置,他提出,督导专家要不断提高工作效果,加强课后与教师的交流指导,并组织针对督导工作方法和督导结果运用的专题研讨,同时探索实施校院两级本科教学督导工作联席会制度,加强对院级督导工作的指导,促进院级督导工作落实落细增量提质,推动构建闭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会后,校督导组参观了主楼四层新建成的教师教学技术实训室,有支持常态化教学促进活动、无感知教学质量评测、教学试讲反思、教学竞赛观摩的教学创新促进室,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现代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研制、开发、推广服务的名师培育工作室,为教师开展教学交流、集体备课、教学研究提供自由温馨空间的教学研究沙龙室,全面助力北航教师迎接新时代智慧教育发展的新浪潮。

(审核:钱政)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