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 共创未来——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分享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3-06-30

我校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于2022年获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并在2022年学校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成效年审中获评“优秀”。该虚拟教研室围绕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需求,面向未来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临空飞行器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汇聚、共享、共建国内国际航空航天优质资源,推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和发展。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围绕队伍建设、教研交流、资源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养、组织保障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教学团队:群英荟萃,打造特色教学组织体系

1.合作办学,创立特色协同模式

2022年5月8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在包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9所高校和企业申报下正式启动,来自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123位专家学者参与。截止到2023年3月底,全国90%开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全国89%开设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均已纳入虚拟教研室。

如今,虚拟教研室已经发展至涵盖41所高校144位专家学者参与的大型教学、科研联盟,初步形成了八所高校+航空航天行业界和教育界+全国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相关高校组成的“8+1+N”特色协同组织模式。

合作办学的八所高校

2.教研相长,打破时间空间壁垒

教研交流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有效的教研交流不仅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利于多学科交叉下的思维培养,从而获得理想的教研实践效果。相比传统的实体教学组织,虚拟教研室能够搭建虚拟平台,打破学校、学科、专业的藩篱,“线上+线下”结合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辐射面广、形式灵活、高效便捷的特点。

为增进教研交流,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创建了“齐飞论坛”特色品牌,该论坛已累计组织12次,邀请各领域专家共16名,针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学科竞赛、思政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截止目前,共有教师300余人、学生2000余人参与到“齐飞论坛”中,为学科交叉及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齐飞”论坛特色品牌

3.组织完善,为育英才保驾护航

为保障虚拟教研室的正常运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构建了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形成了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管理办法”为核心的管理方针,以及以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为分类的人员编排。其中,管理委员会由各成员单位派出代表组成,负责组织管理工作;专家委员会由各成员单位的资深专家、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业部门领域专家组成;工作委员会由各成员单位代表组成,负责虚拟教研室日常工作。

虚拟教研室委员聘书

(二)专业特长:专业过硬,树立人才培养方向标

1.厚积薄发,专业本领保驾护航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发展,离不开航空各界几十年磨一剑的积累。目前,虚拟教研室通过搭建特色案例库资源,构建了飞行器设计领域各类常用数据3000余条;创建了《飞行器隐身技术基础》课程为试点的知识图谱,总结点数892个,知识单元数602个,知识点数290个,关系树1311个。这些特色资源面向全国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类专业学生开放,补充了“飞机总体设计”教学不易传播、无法共享、难以实践的不足,形成了多渠道、多范围的共享模式,为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特色案例库资源搭建

2.优质资源,助力航空人才培养

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平台,共建设完成设备398台(套),其中硬件293台(套),软件105台(套),形成了体系级/平台级/部件级三层次结合、学院路/沙河两校区跨地域分布式联动、数字化软件与硬件环境相融合、涵盖协同设计区/飞行模拟器区/CAVE虚拟现实区/综合决策大厅等多个功能区域、集飞行器设计/实验/验证/仿真/对抗等一体的飞行器综合化数字实验平台。

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平台

目前云平台已形成各类设计仿真软件44款,满足教师对大型工程应用软件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科研、科创等教学实践活动的需求,实现了工业界、企业界和全国高校飞行器设计资源的共建、共享、共赢。

飞行器设计资源共建、共享、共赢模式

3.虚实结合,开拓育人新道路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利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特点与优势,积极开展虚拟教研室的启动会、部分“齐飞论坛”讲座、“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总决赛等活动。在虚拟教研室的牵引作用下,一流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优质项目申报等均取得了突破。此外,虚拟教研室还深度融合使用了数字化新技术,支持将“大型客机数字化协同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作为虚拟仿真联盟重点项目进行申报并最终获批。

虚拟仿真联盟重点项目申报

(三)特色育人,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

1.打破藩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虚拟教研室依托数字化优势,结合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发展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为主要载体,探索形成了共研一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新一代“数字飞行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首届跨学院联合团队毕业设计荣获“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检验了学校人才培养成果、体现了“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红色精神,推动形成了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联合团队毕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首届跨学院团队毕设

2.智能空天,探索教材新形态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以北航作为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协同教育部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构建了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教材体系的研讨及交流活动。虚拟教研室设立了教材研究专项,面向国家航空航天急迫需求与长远需求的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课程教材体系,进行了新形态教材建设探索与研究,初步形成了“智能+航空航天”领域教材规划建议。

教材交流培训活动

3.聚沙成塔,从无到有硕果累累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已初露头角。2022年,组织4个学院、19名老师、27名学生完成的跨学院联合团队毕业设计荣获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共研一架飞机模式推广全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均对虚拟教研室的各项活动通过官方微信平台、新闻平台进行了20余篇宣传报道。虚拟教研室以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飞机总体设计”课程群联合教学为主要途径,形成了包含“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大型应用软件教学实践”“团队毕业设计模式探索”等在内的教学论文,并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知名期刊进行发表。

网络平台宣传报道

小结:虚拟教研促发展,虚实结合创未来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通过“科教+产教+云化”三融合手段,积极发挥各成员及所在单位优势,实现了为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协同育人提供平台。这一做法实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坚持问题导向、紧贴科技前沿、打破实体壁垒,在促进航空航天类乃至全国新工科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审核:钱政)

编辑:贾爱平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10 月
31
10 月
31
10 月
31
10 月
31
10 月
30
北航召开两校区饮食服务专题工作会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10-30
10 月
30
10 月
29
庆祝钟群鹏院士九十寿诞座谈会举行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4-10-29
10 月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