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况简介
我校编译课程团队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秉承良好的传帮带传统,历经几代编译人的传承与发展,建成了国家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级一流课程。2009年,我校张莉教授联合当时的编译国家精品课程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牵头发起了“全国编译课程研讨会”,该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持续十余年。
我校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于2022年获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基于上述合作基础进行建设,以面向新的时代需求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全国编译课程的建设水平、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型的教研室运行模式为宗旨。同时,虚拟教研室结合“101”计划编译课程建设,力求做到追求卓越,脚踏实地,探索互联网时代、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需求的编译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国产基础软硬件的研发和生态建设提供后备人才。
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为张莉教授,秘书处设在北航,已有全国上百个单位的近200位成员参与。虚拟教研室成员包含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2人;成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9项、发表相关教学论文31篇;获评国家级优质课程19门次,出版教材25本。这些精品课程的教材、视频课以及实验平台已被超百所学校采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二、关键举措
1.统一思想,做实组织建设,确保凝聚力和战斗力
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如何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虚拟教研室建设首要面临的问题。教研室团队通过几上几下反复讨论并通过了《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章程》,确定了教研室的宗旨、建设目标、组织机构、活动形式与承办规则、预计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
虚拟教研室聘请国家级教学名师何炎祥教授和蒋宗礼教授作为指导专家;设置秘书处,负责对接各个工作组,协助其开展活动。教研室以工作组为基本单位,每个工作组由来自各单位的知名专家领衔,目前已建成的工作组有(括号内为组长和副组长):理论课程建设组(北航张莉、云南大学朱锐)、实验课程建设组(国防科大王挺,南京大学许畅)、教研和教材建设组(北理工计卫星,高等教育出版社倪文慧)、教学案例组(电子科大田玲)、校企合作组(中科院计算所冯晓兵,希翼公司李超、华为钱溢)、编译竞赛组(北航胡春明、北京大学刘先华)、教师培训和推广组(大连理工江贺,中科大张昱)等。各工作组之间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 制度先行,建设常态化保障机制,确保教研室高效运行
编译虚拟教研室以“制度化、规范化、例行化”为目标,不断完善其运行制度建设。我校教务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管理与支持工作的通知》,为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教研室设立工作组组长例会制度,每月开展一次例会,保证各组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组间协调;学术交流和师资培训制度保证了教学交流的常态化;严格落实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保证教学改革的规范化;构建年终考核评优等激励机制,保持虚拟教研室的持久活力。
3.强化教学研究,互学互助,促进高质量编译教学
以点带面,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结合“101”计划,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对编译课程的国内外课程建设以及企业需求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份,完成了编译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图和各知识点的教案建设。
产学深度合作,支持教学改革常态化。虚拟教研室在校企合作以及教研室运行经费支持下,设立编译虚拟教研室教改项目支持计划,出台了《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保证教学研究的计划性、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教研室在2022年已立项资助10个教改项目。
名师引领互学互助,提高一线教师授课能力。虚拟教研室设有名师课堂,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101”听课计划,开展教师互相听课活动,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跨校、跨地区听课和交流机制,互相借鉴、互相指导,加强教学经验交流;同时开展一对一帮扶计划,提升一线教师教学能力。
4.成果导向,持续建设,形成立体化教学资源
通过知识图谱汇聚资源,支持可定制菜单式教学方案。结合图四中的教研成果,构建编译课程知识图谱,汇聚各类教学资源,支撑面向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编译课程智能化精准教学。目前虚拟教研室已形成14份参考教学大纲,完成了编译课程52个知识点的教案编写,建设了12个思政案例,数十个视频案例。
加强教材建设规划,建设多层次、立体化教材。虚拟教研室和高教出版社等开展深度合作,推出了分层次、跨平台的教材建设规划。“101”编译虚拟教研室联合拔尖人才基地高校10多名一线教师,组成联合编写团队,已完成3本理论和2本实验系列教材的规划。其中,两本实验教材分别面向头歌(https://www.educoder.net/)和希冀(https://www.educg.net.cn/)教学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实验平台的建设和推广。
校企联动,构建智能化教学实验平台。经过长期建设,虚拟教研室形成了包含希冀与头歌等多个成熟教学平台在内的智能化教学实验平台,以风格的多样性得到了数十家高校认可,平均支持的学生数已达数千名。目前基于希冀平台的智慧教育项目已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的支持,后续将促进该平台的进一步智能化发展。
5.拓展交流,示范推广,形成全国范围影响力
保持优良传统,拓展线上线下教学研讨,定标准、促规范。“全国编译课程研讨会”已坚持举办十余年,现通过虚拟教研室的新形态,进一步拓展了线上线下相融通的教学研讨途径。2021年完成并正式发布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计算机核心课程规范编译原理》团体标准,为国内的编译课程开展提供了蓝本。
打造示范课程、出版精品教材、形成高质量教学成果。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参与单位共计被评为国家级优质课程19门次: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累计出版编译教材25本,参与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9项,发表教学论文31篇,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编译能力培养氛围。教研室对接企业需求,以培育我国高端芯片生态和关键基础软件的后备人才为目标,在2019年成立了全国大学生编译系统设计赛(华为毕昇杯)技术委员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大赛。大赛积累的大量参考编译器、测试用例、编译优化案例,已被多所高校采用作为编译课程实践案例,推动编译教学从单纯关注前端,向前后端并重的侧重优化转变。
建设在线智慧实践平台,推广教学成果。我校与教育平台企业合作开发的“希冀”平台实现了过程化、层次化、个性化、自动化考核方式,成为全国大学生编译系统设计赛专用平台;49所高校在希冀平台线上系统中开通了编译课程,共有69位教师使用,参加课程的学生人数达3656人。中南大学建设的“平台+资源”在线协作学习模式,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支持,线上学习人数接近2万人。国防科技大学依托头歌在线平台构建的在线实训课程支持测试驱动、逐级攻关模式,实时跟踪学生实验进展,已被国内20余所高校采用。
三、建设成效
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作为教育部首批课程(群)类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模式,目前已完成了虚拟教研室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并有序开展教学研究,完成部分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为后续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师资队伍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编译课程虚拟教研室汇集了全国编译教学名师,2022年以来开展了20余次师资培训讲座;探索并组建了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和新疆大学“一对一”帮扶机制。
在课程建设方面,基于国家对软件系统安全可靠性、可以支撑国产硬件平台建立自主可控软件生态的切实需求,虚拟教研室修订了课程培养目标,完成课程知识结构图,涵盖由各单位专家编写的52个核心知识点,并将与“101”计划知识图谱共同出版,为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师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指导。教研室成立教材编写组,规划3+2理论和实验教材,理论教材计划在2023年出版。
在推广应用方面,虚拟教研室组织了全国编译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高校参加,参赛学生超千人。大赛为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成长发展搭建了交流、展示、合作的开放平台,在引导编译课程加强“面向特定指令集的代码生成”能力的培养,以解决国产平台软件生态建设急需人才问题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研室还通过建设在线教学实验平台将教研室的教学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示范推广,已有数十所高校通过北航“希冀”、国防科大“头歌”等在线平台开设编译理论和实训课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规模实验课程作业的自动评判问题,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哈工大团队实施了大规模“MOOC+SPOC+翻转课堂”改革,其课程成果入选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课程资源库,被国内多所高校采用。
(审核: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