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AIGC世代的设计模式变革”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24-03-20 / 点击数:

北航新闻网3月20日(通讯员 邹玲)3月15日,孪数科技元宇宙事业部总经理、中国传媒大学客座硕导印隽老师,应邀前往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了一场以“AIGC世代的设计模式变革”为主题的精彩讲座。该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现场氛围热烈,为学院带来了一场前沿的科技与设计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讲座主题围绕AIGC在设计领域的发展,谈论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可能性。AI的迅猛发展,在表面上拉低了很多事业的准入门槛,似乎实现了“技术平权”,但本质上其实抬高了行业的天花板,重构了上下游的生产关系。无论是Diffiusion开源后对设计和艺术类赛道的冲击,还是GPT出现至今对各行业的影响,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家都见证了行业生态的迅速变化。在这样一个时代,高校如何培养复合型能力结构的人才,企业如何重构团队的生产链路和创新范式,才是值得每个从业者深思的。

印隽老师的团队专注工业数字孪生和图形引擎领域,从2018年就开始接触计算机视觉相关的AI项目。印隽在举例大量团队作品后提出:“AIGC正在逐步改变每个行业,但人工智能并不会取代行业。”从AI辅助建筑师设计、室内概念设计及工业设计来说,与传统设计一样,先确认结构再上颜色,后确认细节。用AI不要开盲盒,要精确的调整设计。在练习过程中也要多做命题作文,提高水平上限。

AI技术对于创作领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问题。印隽提到:AI的普及和发展确实降低了某些创作活动的门槛。以前可能只有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能进行的设计、写作等工作,现在借助AI工具,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这使得创作机会变得平等化,让更多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创作的“天花板”被降低了。相反,对于那些真正具备专业技能和独特创意的人来说,AI可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工具,分析现有业务情况,在基于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情况下,不断迭代,有效利用,使他们能够在创作上达到更高的水平。“当一个工具门槛足够低,那么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有机会。当所有人都有机会的时候,那么就都没有机会,这只是一个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工具。”创作仍然需要灵感、专业知识和讲故事的能力。AI工具只是提供了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创作的全部。因此,在享受AI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创作的敬畏和尊重,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养。

印隽介绍了数字人的案例,并展示了在企业虚拟员工等场合的应用、基于AIGC的企业运营和市场推广图等。若要真正应用于商业化的B端场景,仅仅依赖图形层面的AIGC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数字人必须具备通过大模型进行对话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技术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方案知识库的建立、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微调训练、提示词注入的管理、音色推理模型、语音识别和TTS等等,需要建立的是一条完整的工程链路和解决方案。这才是从顶层设计视角应该去理解并解决的问题。印隽还演示了很多AIGC的应用场景,有不少已经在企业运营中产生价值并开始落地,如室内设计、乐曲生成、AI动捕等。

本次讲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理论到实践,解析AIGC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和前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AIGC时代设计新范式的机会,也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设计师的多种创作可能,引导大家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化思考,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审核:王群)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