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4月11日电(通讯员 乔翊博)4月2日,由教师发展中心与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主办的“AI赋能教学科研实战工作坊”在学院路校区老主楼主409教室举行,天津大学王梅教授担任主讲。活动分设教学专场与科研专场,吸引众多感兴趣教师参与,共探AI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活动由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静主持。
王梅教授提出:“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DeepSeek确实是超级卷王,用好生成式AI的关键在于工具组合创新,而非单一依赖。”强调通过“平替工具链”实现教学科研效能跃升。

教学革新:从“经验驱动”到“AI赋能”
上午场聚焦“AI助力教学”,王梅以“DeepSeek助您打造个性化教学工作流”为主题,通过案例解析与实操演示,展现生成式AI在教学设计、资源整合等中的革新效能。工具应用方面,活动现场演示了DeepSeek与平替工具的联动应用,挖掘隐藏功能库,展示思维导图流程图及知识卡片自动化生成、课程思政点智能提取等场景化应用。知识管理方面,艾玛知识库与Get笔记让微信公众号文章、视频号内容实现自动结构化整理,构建学科专属资源池。效率提升方面,飞书多维表格打造的“教学设计生成器”串联工具链,实现多任务协同流水线作业。
科研突围: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协同”
下午场瞄准“AI赋能科研”,拆解DeepSeek工具链的底层逻辑与应用场景。参会教师通过同步上机操作,体验AI辅助科研的高效协作模式,现场互动热烈。围绕科研全流程展开,从选题到成果,构建科研自动化工作流。通过知网文献智能查新,DeepSeek快速生成选题方向与创新点。飞书多维表格则通过批量化处理数据,大幅提升科研效率。课题申报方面,提供工科与社科双路径AI解决方案,助力科研“智能协作”转型。

王梅强调,AI是“增效工具”而非“决策主体”,教师应在技术赋能中牢牢掌握主动权。现场互动频频,教师们通过实战演练,深刻体验了从“单兵作战”到“智能协作”的范式转变,全流程效率提升显著。本次活动是“数智赋能”系列的重要一环,后续教师发展中心将推出定制化小班课程,为教师提供精准技术支撑,助力教学科研提质增效。
(审核:李红捷)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