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闻网9月1日电(通讯员 赵子龙 邢城玮 苏珩 胡姝瑶)为传承“北京一号”精神、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8月24日至30日,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北航沙河校区举办第一届“北京一号”国际学术交流周系列活动,以“学科交叉、国际视野、创新驱动、服务国家”为主题,面向全国各高校航空宇航及力学优秀本科生,举办了空天科技与前沿暑期学校、空天力学拔尖学生夏令营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大飞机双边合作研讨会等三个学术活动。来自全国十余所知名高校的航空宇航及力学专业的60余名优秀本科生,与北航力学拔尖班、力学强基班的60余名学生一起,共同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周活动。
在“北京一号”空天科技与前沿暑期学校中,德国科学院院士Stanislav Horb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前研究生院院长Xiao Yun Xu教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Franco Bernelli Zazzera教授、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Jie Yang教授、美国安柏瑞德航空大学John Ekaterinaris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荣誉院士余同希教授、北京大学王建祥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刘传奇副研究员、吕钰副研究员等国内外本领域知名学者,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周的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在空天力学拔尖学生夏令营里,航空学院十余个科研团队为同学们作了学科前沿报告,系统展示了在空天科技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北航气动声学风洞实验室、非定常风洞实验室、全数字化飞行器设计科教协同平台、航空应急救援科教协同平台、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等十余个实验平台向同学们开放,大家近距离体验了北航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的一流软硬件支撑条件。此外,同学们还和航空学院的老师们进行了充分的线下交流和互动。


在北京航空航空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大飞机双边合作研讨会中,同学们聆听了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以及北航航空学院23位教师所作的学术报告,内容涵盖大飞机设计与制造、先进材料与结构、智能传感与健康监测、气动声学与流动控制、新能源飞行器、低空载运系统、空域管理与人机交互等前沿方向。

本次国际学术交流周系列活动,不仅向全国航空宇航及力学优秀本科生的代表集中展示了北航航空学院的育人理念和科研实力,更传承了北京一号“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精神。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国际学术交流周,体验到了北航立德树人的成果和科技创新的动能,更加坚定了空天报国的理想信念,将继续在学习和科研中砥砺前行,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审核:董雷霆)
编辑:贾爱平